作者简介:
1957年考入北大西语系英语专业。四十岁以前下放19年劳动。1979年三中全会后投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矢志促其发展进步。1987年被评为城市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至1994年,应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华学术委员会之邀,赴纽约州立大学任兼职教授,进行合作研究和讲学;归国后继续在社会学所做研究工作,任研究员;1998年夏任美国教育部组织的东部沿海各州更新中国课程,教授学术访华团(CET项目)学术顾问及授课教授,与CET合作了完成该区域大学涉及中国课程和教材的修改和更新。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从去年发布到现在先后召开多次专家研讨会,现在的方案积极采纳专家意见和建议,比第一稿有很多改进和完善。本来这就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城市基础理论学问探索苦旅上前仆后继,很艰辛。有如今收获很值得称赞了,该先慰问各位。作为城市基础理论工作者,我谈一点看法。
一、破题
城市化(城镇化)质量评估与城市(城镇)质量评估,是不是同一概念?如果不是,如何区分?二者关系又是什么。城镇化是城市诞生和发育、发展的进程,城镇则是该进程不同阶段的实际产物。二者有本质联系,甚至高度同一;城镇化(进程)的效果最终要通过城镇质量表现出来。但依照当今城镇化统计概念和方法,即使统计结果较高,也不一定意味着城市质量良好。道理在于,人们对城镇定义和城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和实际把握千差万别。城镇化既然是变动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当然就有速度、趋向、势能、质点和质量等一系列衍生含义。而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结果总要通过该过程的最终产品表达出来。这就是城市、城镇本身的质量。因此,对城镇化的测度和评价,而且是详尽测度,会深入到城镇本身质量细目中来,天经地义;尽管其中框架、语汇、概念及其适用范围,仍可继续商榷。
二、为什么要做,怎么做?
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来,可谓扑朔迷离,乱象丛生,危机四伏。城市历史学家和理论家芒福德曾说,当今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有如一辆汽车,既无方向盘又无制动器,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飞奔。他这比喻已经脍炙人口,因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现状正在不断证实这一论断。制定这套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最终目的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千方百计要给这辆汽车安装方向盘和制动器。实在做不到,也要在它飞奔道路的两旁插上警示标志,标明危险禁区界限。编订这套评估指标体系最终目的,集中到一点,就是为了城市化进程的健全和平安,即所谓“为万世开太平”的事业。
那么,这套评估指标体系该怎么做?从方法论说有两种:一个是客观、实际的记录;另一个是筛选之后确定域值。前者消极、被动、机械而零散;后者则在理性思维指导下从客观数据和实际生活筛选临界指标,力争有机、全面、浓缩、深入浅出地反映城市化以及城市(城镇)的实际质量。两种方法的差别,如俗话取笑两种射手所说,一个“打哪儿指哪儿”;另一个“指哪里打哪里”(pointing the hit; and/or hitting the pointed)。两套做法联系密切:无前者绝对做不出后者。就是说,只能从客观记录入手,然后一步步精炼浓缩,缩小数据指标上下限之间域值,逐步求得合理的指标体系,反映城市体系健康安全的发育状况。
三、指导思想
制定这样的城市化质量指标评估体系,前提条件是把握城市结构特征以及本质属性,当然,还要理解城镇的本质、功能和特殊使命。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明的铸模,孕育文明人类的子宫。芒福德类似论述还说,“假如仅专注于城墙内那些扎堆的永久性物质建筑物,我们就还远未涉及城市的本质。” 这表明,假如指标体系脱离前述那些基本思想和特殊视角,会很难触及城市质量问题的实质。因此,制定该体系先要把握城镇客观解剖结构,了解城市学最基本的论点,包括三叠结构,五维空间,一个主体,以及城市的属性、使命和运行机理,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现扼要介绍如下:
1、指导思想之一:城镇的结构特征:三叠结构、五维空间、一个主体,以及三叠结构决定的城镇质量的内在层次关系。城市质量包括:基础素质、主体素质、导向素质。
三叠结构:这是云雀窝的模型图。它提供了城镇以及一切人类聚落的基本结构解剖:由生态本底(包含土地、水源、大气、植被、资源……)、人工环境(包含地上下建筑、基础设施、道路、桥梁、人工构筑……)、社会主体(包含人口与经济、文化、正式与非正式组织制度……)三部分构成。
这三个部分各有自己的职能和贡献:可以简单概括为城镇的基础、主体和导向三部分。其实,任何有机体,都具有这样的组织结构和特征。举例说明:例如导弹。导弹可以看作一个自组织自我导向的庞大有机系统。其素质包括三个层次:①基础素质:合金材质、流线型外壳设计、加工工艺……②主体素质,坚固的外壳,大量的燃料……③ 导向素质:遥感和制导设计和装置。三个层次缺一不可,但终归导向要素最重要,因为导弹最终目的是击中目标。另一实例,人体。基础素质:体质健康状况;主体素质:知识和技能的构成;而最重要的还是第三,人的精神思想,即所谓灵魂(按照康德的三段论划分,灵魂的构成包括:思想、情感、意志。)
这样的三段论方法应用于城市分析,同样清晰有效。城镇体系中,三层次分别是:生态本底构成城市的基础素质;人工环境构成城市的主体素质;城市的导向素质则非人口状况以及社会主体莫属。具体表现为该城市人类文明的走向和质量状况,而这些大量内容都要通过人类素质和社会运行状况表现出来。而且,这无疑是城市最可贵的本质特征。而这些内容的具体分析却是非常庞大复杂的任务。只能够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深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逐一完成。
2、指导思想之二:城镇的主体性
所谓城镇主体性是指城镇内部生存的社会主体,及其选择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的能力和结果。“城市作为文化容器,其所容纳的生命、生活,远较这容器本身更为重要。”(芒福德) 这种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公民社会的培育,而在当今,公民社会又要从担当社会主要职能的中产阶级的培育开始入手。
从公民教育开始培植人类共有的价值形态,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包括:权利意识,契约精神,人道主义情怀——维护合法权益,担当社会责任和道义;自尊、互尊、不违约、求双赢、讲妥协;维护权益又敢于担当的健康社会阶层,无共同底线的社会注定走向溃败。
这同样是个长远而浩大的社会工程。它可以不在今天日程表中,却不能至今仍不在决策者的视野和思虑之内。
3、指导思想之三:城镇作为大系统,有如下一些基本属性
整体性、有机性、丰富性、创新性;(正面)
复杂性、模糊性、二重性、风险性。(负面)
制定城镇化和城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就要把握城市这些基本属性和基本职能。现把这些属性扼要分述如下:
所谓整体性或完整性,是指城镇的三叠结构生态本底、人工环境和社会机体密切组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进入社会文化的运行状态。这种完整,尤指文明社会的整体和完整,直至人格人性、人文行为的完整。不懂这种完整性,就不能理解芒福德为什么说“当今城市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代里消失了”。当今威胁之一,正是这种完整性的解体。
有机性与整体性一起构成城市的生命特征,让它可以生长发育、继承、创新,也可以衰老死亡……城市的创新性,往往通过优秀思想家、文化精英先驱人物表现出来(梁启超、蔡元培、邱瑾、万里、李慎之、资中筠……挂一漏万,不胜枚举)。精英良才出现,若不会识别,误其为罪犯,投入监狱。历史证明这样的城市及其文化,历来难以抛弃陈旧罪恶的哲学和制度,孕育出新的天地。
城市的复杂性尽人皆知,模糊性与之如影随形。一个极其庞大的有机体系隐藏了无尽的奥秘,包括其中的创造潜能和巨大风险。道理很简单,太大的东西,我们无法尽收眼底。太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胃口立即消化,这就是城市。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此充满活力,究竟如何造就出一代代人杰,这些优良人格又是如何经由城市建筑艺术、文化积淀耳濡目染、超脱俗务,登入圣境的;所谓文运久盛不衰,地灵人杰,城市这样的运行机理,我们至今并不清楚,这就是城市的模糊性特点。
城市、城镇还具有二重性,它兼具创新和破坏两种取向。这二重性的由来可上溯至140亿年宇宙进程。宇宙进化基础上才有生物进化的开始,进而诞生人类。至距今约200万年,原始人类问世。从此便抛弃了用进废退、适者生存以及获得性基因遗传的生物进化途径,弃旧图新,选择了文化进化的新途径,把远大目光投向新天地。这文化进化途径中两大利器,一个是语言文字,另一个就是城市。而无论文字或者城市,两者都是介质、是手段,在价值判断中属于中性。它们既可以负载正面内容,也能产生负面产品。正如文字可以传承圣贤书,也可以记载邪门歪道;城市流传文化教育人民,若整治不好同样会藏污纳垢。优良城市可以涌现大量良才圣贤(例如赫赫有名的古代名城绍兴),不良城市则不断制造歹徒凶犯。质量评估体系目标和任务之一,是趋利避害、及时预警、防患未然。
4、指导思想之四:城镇化历程反映人类文明和文明人类的由来和去向,当今历史进程正面临新的突破
城市实质上是人类的化身,尤其是文明人类的化身。一部城镇从无到有的历史,客观映照出从野性人类和文明人类的进步上升过程。城镇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同样的进步上升过程。人类是凭借城市这一阶梯,一步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甚至最终超越神灵。所以城市的本质功能在与“……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化有机的生命繁衍为社会创新。”“城市从一开始就体现人类之爱的一种物质构造,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该是关怀人、陶冶人。”“这都是城市能够发挥的积极功效。然而若没有制度创新,若不能首先有效支配现代人类掌握的巨大权力和能量,这些积极功能就无从发挥。”
众所周知,农业革命让城市诞生于世界,工业革命让城市主宰了世界。经过将近200万年的采集和狩猎经济文化之后,人类在农业文明时代创造了城市,历时一万年让城市文明登峰造极,无数优良城镇都是农业文明的产儿。农业文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包括文字、天文、历法、上万种农牧业品种和作物、手工业技能、艺术创造、生活方式、建筑、习俗、伦理道德、情感世界、优良人格、社会组织、哲学、宗教、璀璨的城镇等,无一不值得大书特书,尔今对待农业文明的正确总结却微乎其微,野蛮拆改,实在是不肖子孙忘恩负义,也是当今决策和实践偏离正道的深刻根源之一。
而工业文明仅二三百年,城市文明显然已被推入险境,四顾茫然。如今信息革命降临了。这当中城镇又将何去何从?如何疏解当今大城市过于集中的人口,走出城市困境,成为世界性难题。这是需要长期探索、高瞻远瞩的重要课题。反过来说,如果丧失这种方向感,我们就会在谋求高数字城镇化水平的同时,缔造出违反文明标准的新新人类:野蛮、无序、无礼、无能、无才、浅薄、无担当、无灵魂的“史后人类(post-historic man)”它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背道而驰。生态文明实质上是农业文明在更高层级的自我回归。它会重复农业文明的诸多特点。因而,我们的城镇化值得花大力气保存和研究以往农业文化的遗产,探寻城镇在新历史时期的出路和形态,例如:适度规模,以及相对分散,当前的信息革命时代为此创造了有利条件。
5、指导思想之五:筛选指标的原则
客观、普遍、简易、示警;
察微见著,一叶知秋(常常是漫长因果链的终端);
服务于城镇的最高使命(参见蛟龙模式图);
纵横体系扼要完整,体现总体论的城市;
考虑循序:必要、合理、可行;
描述与测量相结合(中医四诊);
针对迫切项目先予规范(北京如垃圾处理);
任重道远、循序渐进、由简而繁、逐步完善。
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应该具有哪些要求呢?首先,它不是孤立的记录,要符合实际,切中要害,有预警性,能够举一反三,一叶知秋。要像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做出客观的、普遍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用最直观的东西表达最深刻的内容。中医号脉做到了从简单到复杂,然后再重新回归简单。能够通过脉搏、血压、语言的清晰度、脸色等看出一个人的基本健康状况。启功老先生书法意境,能讲述他的渊博。城市,能不能寻找这样的途径,察微知著?为此,除了必须把城市解剖结构弄清楚,还要在这个结构基础上弄清城市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比如有机性、整体性、模糊性、风险性。我们是城市人,生活在城市,又在操作城市,要参与其中,要悟它,要给它把脉。在记录的基础上去提炼,然后再筛选。由于前人并没有给我们做好铺垫,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也就像盖宝塔的尖,费劲、危险。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城市的基本结构搞清楚,就像外科医生要清楚人体的基本构造一样。城市亦然,从事这个项目,心中要有城市的解剖图。
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应该在调查研究、记录的基础上浓缩出或者归纳出各项指标合理的最高值、最低值。比如,在已发布的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成品中,城市的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等等这些指标的上线、下线应该是多少,具体到不同的城市又应该是多少,都应该有具体的说明。这就像体检报告,血压、脉搏等每一项检查都有具体指标是一样的。当然,一步或者一天是做不到的,要测量百八十个城市之后,慢慢归纳出来,这是长期而艰巨的事业。
其次,要对城市有深刻的、中肯的把握和理解。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能够像芒福德、弗里德曼等等那些眼光辽阔、心胸博大的大学者,对城市观察尊重事实,目光如炬,把城市论述得那么透彻。希望他们的智慧之光能够照亮我们。基础理论能帮助我们透彻理解城市,心中埋藏着舍利子,站起来就是一座金刚宝塔,也会让我们改变看问题的视角,获得许多新方法。
四、提供一种思路,抛砖引玉
上述思路和指导原则,产生出城镇体系的框图建议,而且没有做完,仅只是个思路和示意图。如何完善、如何测评、量化指标等问题都远未解决。最终要仰赖各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日臻完善。
关于这个框图有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首先,为何选择人行道(有无以及可用率)作为人工环境质量评估的两个一级指标之一?解释一下:因为,人行道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当中几乎是工作的尾端产品,又同公厕、路灯、下水道、柏油路等基础设施一样,都属于公共品,却又最不受保护,成为许多方面争相蚕食对象。而人行道在城市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理论家认为,它兼有公园的职能,不仅能够通行,还能维持人际交往,社会联系……人行道状况可以借用作为视窗,透视城市立法、设计、规划、建设、管理、人口密度、产业密度、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质量状况。
第二,为何选用人口非正常死亡率作为社会主体两项一级指标之一?原因很清楚,也很简单。城市的本质功能首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场所。这里发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理所当然折射出城市各个层面不适应生存或发展。这个现象和数据很客观,应不难获得。从中进一步分析致因,就会得出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建设、工程、管理……诸多方面的隐患,作为线索继续深入研究城市方方面面的问题。
第三,为何增添了优质三农作为经济文化项目中的主要成分?首先为了纠正一味追求高数字城镇化的偏向,似乎城镇化水平越高,社会就越发达,其实不一定。其次,鉴于即将到来的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在更高层级上的自我回归。有意识保留优良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新文明发展和建设的“酵母”。深信未来许多新的奇迹,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还要从这里面创新问世。这一着棋对濒临山穷水复的城镇化现状有挽救全局的重要战略意义。
第四,为何着重关注中产阶级状况?跟踪它,记录他,分析它,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中产阶级是社会健康运行的依靠。中国在世界纷乱格局中基本上不紊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改革开放初步培育出了一个有担当的中产阶级,当然迫切需要继续大力扶植。橄榄型社会结构就突出体现了这种稳定特征。因而要为万世开太平,这个内容就不可掉以轻心。
最后,这方案中各项目数据如何统计,尚待讨论。我建议结合《城市化》杂志发布方案中的数据和统计方法,综合评估。这会超出我们各自的专业领域范畴,联合行动势不可免。
五、几个迫切问题
有几个特别紧迫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地下水超采以及废弃物、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的问题。两个问题实际上都反映城镇新陈代谢的水平和能力。地下水超采、地表水污染,反映城镇化道路的可持续性问题。其严重性此处不多举例了。
第二,究竟什么是城市,值得再三思考。反过来说,并非多建住宅、马路、路灯、自来水、公厕等设施,再有了工作,上下班,生儿育女……就是城市了。人们来到城市、人类形成城市,原动力是崇高的追求,超越物质生存的简单含义,超越自我……如今人口素质,尤其伦理道德操守低下,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风气问题,都与城市质量状况、文化资源配置,城市经营方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回溯历史,总结教训,深思熟虑。
其余紧迫问题当然还有,且不多列。因为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具体的城市化进程是否沿着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前行。制定指标要有前瞻性和警示性。把这些危机鲜明底摆在民众眼前,更摆在管理者、决策者桌面上。
结论:城市是宇宙进化最高阶段文化进化的两种介质之一。城镇、城镇化道路,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途径,是人类自我驯化之路。而该进程并非不可逆,城市建设治理得当,可成为文明进步的阶梯;反之可沦为危险的泥沼。这应成为城镇质量指标体系编订工作核心指导思想。明确并牢记这一宗旨,其余都是任务和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