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娜真的缺教育吗
时间:2012-09-09 10:27:58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蔡辉 
     “有没有感觉到李娜经常会崩溃……因为她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近日,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一番言论引来争议。

  首先,李娜教育程度不低,她流畅的英文、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气质都是明证,为专心学习,她还一度告别球场。

  其次,教育好,并不等于神经更粗,屈原、叶赛宁、海明威、王国维等大家的教育程度够高,最终不也崩溃了吗?体育场上情绪化的球员多矣,这与教育并无直接关联。

  大起大落是人性的常态,不应夸大,更不应乱找理由。李娜并不具备霸主的实力,网球又高度职业化,四大满贯赛、10多个巡回赛,再加上奥运会、联合会杯等,赛事如此频繁,发挥失常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孙主任为何偏要强调教育呢?这与清代以来教育政治化息息相关。

  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但我们重视的是专家教导,孔子一生仕途平平,却被奉为“万世师表”,清入关后,为加大统治力度,强化了对教育的控制。比如“经筵”制度,本是学者定期给皇帝上课,但到康熙时,却变成皇帝给百官训话,皇帝不仅是最大的专制者,还是最大的教育家,可他学问又不够,折腾几次便不了了之。

  权力与教育的不恰当结合,使教育蜕变成炫耀权力的工具,也就是在此时,“你缺乏教育”成了上级训斥下级的标准模式。清代以降,皇帝们莫不以导师自居,官员们也莫不以师长自命,既然权力大就代表教育多,那么,谁还敢在长官面前提什么新知识、新见解呢? 

  于是,当现代化大潮到来时,大清国却沉浸在集体幻觉中,以为西方人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大便干燥而死,连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也认为西方人膝盖是直的,一绊就倒,普通百姓都能干掉对方七八个正规军。

  一个民族的悲剧不会没有来由,当权力狂妄到将一切都揽在怀中,自然会丧失对个性的尊重,对不同的包容,对真理的探索,从而扼杀掉教育的真精神,那么,它高呼的教育又是什么呢?无非是从小任打任骂,长大后100%听话,绝不给领导、教练找麻烦,该闭嘴闭嘴,该夺冠夺冠……而按这个标准,李娜还真是不完全合格。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