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建言县级财政纾困:贫困县如何摆脱“吃饭财政”
时间:2012-08-31 15:25:02  来源:新华网  作者:韩洁 崔清新 

    新华网北京8月31日电(记者韩洁、崔清新)“郡县稳,天下安”。县制,是我国最古老的行政制度,也是当今人们最熟悉的地方行政体制。如何增强县级财力,提高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运行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人员就如何缓解县级财政困难展开热议。

    保障县级基本财力应建长效机制

    为缓解县级财政困难,2010年中央财政启动建立以实现县乡政府“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主要目标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三年来,中央安排投入奖补资金超两千亿元,带动县级财力快速增加,基本财力缺口县和缺口额大幅减少。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使得县乡政府的履职能力明显增强。但要完全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仍任重道远,一些经济薄弱地区“吃饭财政”的格局短期内仍难有大的改观,依然存在县级财力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县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薄弱等问题。

    “解决缩小发展差距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也需要中央继续完善和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工作。”哈斯巴根委员建议中央建立奖补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规模。

    金硕仁委员认为,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是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的根本性措施,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能平衡全国各地区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标准,并落实好标准,由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一起弥补县级基本财力缺口。

    应进一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比重

    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下,中央除了通过下达奖补资金弥补县级基本财力缺口,还通过激励机制引导省级财政通过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办法,增强地方财力。

    “现在地方要办许多事,县级财政支出主要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长远讲,不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黄智权委员说。

    方新委员认为,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比例仍然偏高,要求配套资金的项目偏多,对基层财力的压力比较大,应该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周家贵也指出,目前上级在安排项目资金时,普遍要求地方财政按一定的比例配套各类资金,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建议中央财政应根据地方财力状况,明确地方事权责任,减少地方项目的配套资金,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地方造血功能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破解县乡财政困难,关键要从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上寻求突破。

    哈斯巴根委员说, 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的财力划分比较明确,但对事权的界定不够清晰,总的看呈现“财力上移、事权下放”的趋势,中央代办的地方事权,地方承担的中央事权,交叉错位现象较多,造成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此外,在财权分配中,中央拿了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大头,地方缺少主体税种,又无权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开设新税种,很难形成比较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地方可用财力增长乏力。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的关键是要厘清各级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如果不厘清支出责任,不厘清财权、事权,保障难以实现。”方新委员认为,应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地方财政造血功能。

    金硕仁委员建议,应建立县级主体税收增长激励机制,尽快形成县级基本财力的保障能力。国家应调整税收政策,对县给予“两税”返还照顾,其他税种上能照顾到县级的,应尽量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认为,支持县域经济的工业化,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的分配比例,那样工业发展较好的县就能从增值税中得到更多份额,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乌日图委员也指出,从长远看,扶持和壮大县级财力基础和财源,还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造血”功能,要完善地方的税收体制,扩大地方的财源,增强县级财政的自主保障能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