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优势项目的集中开工,标志着浑南新城的浩瀚出征,标志着沈抚新城的开发建设,进入了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协同发力的高潮;20个项目的同时落地,代表着中国城市群中两座著名的相邻大城——沈阳与抚顺发展能量的辐射,形成了集聚效应,催生着沈抚新城更高等级的爆发。
折取一枝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国际级规划的制定,基础设施的完善,区位优势的凸现,沈阳经济区的平台,多种机遇的历史性重叠……使沈抚新城进入了城区建设的高峰期,项目落地的黄金期,战略发展的爆发期,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大时代,正呼啸而至!
大珠小珠落玉盘。2012年8月18日,当这20个大型项目集体落户沈抚新城时,引起了各行各界人们的瞩目。
有人欢呼,欢呼这些大项目“颗颗玑珠,粒粒晶莹”;有人感慨,感慨于大项目引领发展,牵动全局。
有人疑惑,“世界经济的情况如此不明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时候,沈抚新城凭借着怎样的优势,能够使20个重大型项目同时落地?”
有人惊讶,“20个落地的重大型项目,有高科技工业项目,有高端房地产项目,有现代服务业项目,有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全面掀起了沈抚新城的发展巨澜。沈抚新城这个年轻的城区,凭着怎样的速度、能量、魅力,掀起如此波澜壮阔的发展高潮?”
有人赞叹,“随着这些项目顺利落地,使抚顺和沈阳相互间又走近了一大步,沈抚新城向着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区,又走出了一大步。”
“经过两年的能量积蓄,沈抚新城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沈阳沈抚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方铁林说。沈抚新城践行着千年古城——沈阳,对未来的期许,用责任和抱负,实践着成为沈阳经济区启动区的战略构想,见证着沈阳打造东北中心城市的梦想成真。
黄金区位
成就老工业基地的爆发点
这里,是沈抚新城,是沈阳老工业基地、沈阳经济区,乃至辽宁省发展的一个亮点。
这里,汇聚各方关注,集千万宠爱于一身,集各种焦点于一身,更集各种责任于一身。
向北,是东北中心城市沈阳的老城区。以浑河为界,沈阳上演着城市能量延伸与爆发的庄严大戏,在这里铺展着点描山水城市的风光画卷。
向东,是东北重工业城市抚顺。沈阳、抚顺两市的能量在此交汇,使这里成为机制体制的突破点,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向西,是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主赛场。一次盛会可以造就一座现代化的大城。这里近水楼台先得月,正日新月异地加速发展,明年会给整个中国一个亮丽壮观的印象。
向南,再向南,则是大海。沈抚新城正在抓紧历史机遇,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站在国家“十二五”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把新区放在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坐标体系中,精心谋划、从容建设,使其成为沈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引擎,成为促进沈阳科学发展的示范平台,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汇点。
这些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成就了沈抚新城“舍我其谁”的气势;历史机遇的层层叠加,成就了沈抚新城的与众不同。
2010年,沈阳市委、市政府将沈抚新城、航高基地、汪家街道、深井子街道组成了崭新的沈抚新城。新城区域总面积76.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定位为沈阳经济区同城化发展的先导突破区、沈抚同城结构调整与功能提升的核心承载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高中端产业,建设成为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和滨水生态智慧新城。
这片充满希望的发展沃土,成为沈阳创新发展的一部引擎,成为对沈阳未来发展的一个承诺。睿智的浑南人更赋予了这里先试先行的权力,打开各种体制的束缚,形成了“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发展势头。
随着先行先试战略的推进,沈抚新城成为沈阳的小“特区”。今年年初以来,沈抚新城高举改革大旗,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各项决策部署,实行了相对独立的基本建设管理职能权限。负责辖区内政府财政性投资基本建设工作,对投资项目负全责,行使项目前期报批、资金筹措、建设管理权。
自此,沈抚新城自己形成“上面捏紧拳头、下面放开手脚”的大发展格局。“捏指成拳”,捏紧的是责任,攥出的是发展。“放开手脚”则表现为,一个处室身兼多职,一个人干几项工作。
沈抚新区每个岗位都拥有了行云流水般的高效,让每个人都拥有开拓进取的能力。整合后的沈抚新城管委会内设10个处室,下设1个综合服务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91人。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沈抚新城实行了扁平化管理、取消科级建制等一系列改革,行政资源得到高效整合,责权利合为一体,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活力得到充分体现,新城开发建设呈现节节攀升、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沈抚新区方兴未艾的体制改革,见证着一座城市雷霆万钧的南征,承接着一座城市能量释放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