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经济未来,着陆点在哪里
时间:2012-08-05 12:10: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随着近年来欧美制造业持续回流,中国制造优势是否可持续的讨论,升级至对中国经济未来着陆点的反思。最近国内外媒体就中国制造业的出路问题展开了激烈争鸣。如美国福布斯刊载奇点大学V ivekWadhw a的文章称,中国经济的真正威胁是制造业泡沫,即人工智能、3D打印和纳米技术等对全球制造业的重塑,将冲击中国廉价劳动力主导的制造业布局;美国《外交政策》也刊登日本学者静中闻竹的《制造业未来在美国,不在中国》文章,表达了类似观点。而新华社等国内媒体则据理反驳,认为美国媒体唱衰中国制造,是美国媒体对该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群体性焦虑。(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然而,尽管国外媒体断言中国制造泡沫有些静态的夸大,但中国制造优势收敛已是不争之事实。毕竟,中国难以有效维系资源和需求两头在外的制造优势。而全球金融危机抬高欧美失业率,增加欧美劳动力工资弹性空间,从而在欧美劳动生产率数倍于国内的情况下,部分欧美制造资源回流在所难免。(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不仅如此,目前全球正在兴起的制造和需求革新,也给中国制造业态带来了冲击。其一,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不仅将有效降低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成本,提高制造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有助于降低制造资源的耗损值,降低制造环节的整体成本,提高资本边际收益率,甚至使制造业走出规模效应递减束缚。即未来制造业的知识密集化,将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日益下降,廉价劳动力将难以与智能化的制造产能竞争。(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此外,国际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变革,削弱了中国制造基于批量化规模生产的廉价劳动力优势,降低了制造产能的市场敏感性,使之难以适应小批量的制造业态。而人工智能、3D技术等则有效契合了需求变革,如通过3D技术消费者可自行设计款式和商品参数等,并向人工智能化制造产能下单,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由此可见,当前中国亟须走出倚重劳动力廉价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把未来经济着陆点放置在内需和技术创新领域。而这需清除妨碍内需和科技创新的制度性藩篱,走出过度对国际技术外溢的倚重。如逐渐构建公平而自由的劳资博弈制度,适度允许劳动者构建具有内生激励相容性的劳工权益组织,赋予职工与资本对等的博弈地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内需容量;同时允许消费者自建消费者维权组织,通过供需双方在市场进行自利博弈,使制造资源集中到守法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者之手。

    同时,推动减税清费和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一则源自当前企业不仅面临较高的税费率,而且税前抵扣标准较低也加重企业税负,如企业难以在税前足额列支研发等成本以抵扣税款,使企业不愿把资源投入到研发领域;一则现行科技创新制度缺乏内生激励相容性,即目前的科技创新体系依然是政府目标主导性,企业研发投入能否取得政策优惠,取决于是否符合政府主导的研发方向,这使国内创新体系蜕变成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套利体系。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等,也降低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市场激励效应。(摘自昨日《21世纪经济报道》社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