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党国英:农地保护改革需整套政策协调推进
时间:2012-08-01 09:26:06 
   中国农地绝对数量问题不大,关键是农民愿意耕作、能为其带来利益的土地不足。国家应坚决限制平原地区的城市扩张,适当增大浅山区地方政府的建设用地指标

  再提农地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中国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直言,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现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一些村庄的扩张,大量的农地正在被以各种方式吞食。到一些地级市可以看到,城区边界甚至已和县城相连,中间大量的农地被“转化”为开发区。

  他说,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粮食连年增产形势下,国土部仍选择这一主题,可见农地保护之于全局的重大意义。

  农业种植的综合效益不高,让一些地方对农地的流失陷于麻木。随着工资水平上升,我国农业劳动成本还会增加,将导致产出率低的劣质耕地退出耕作,优质耕地所承载的农产品(5.19,0.00,0.00%)生产任务将更加艰巨。为避免粮食成为“奢侈品”,必须尽可能地,把适合规模化农业的平原地区的农地保护起来。

  他强调,农地保护不会影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因为目前我国城市建成区的经济密度不高,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GDP不超过50万元。如果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把每平方公里的GDP产出水平提高到300万元,城市面积就不会扩大。这个指标和发达国家比根本不算高。

  做好农地保护工作,他建议,应有一整套政策措施协调推进。

  应尽快调整相关税收制度设计。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事权增多,财权变弱,使其高度依赖“土地财政”,以致占地造城的热情极度膨胀。我国没有设立遗产税赠与税,也刺激有些富人给后人存留房产的心理,以致地产高烧不退,刺激了建设用地需求。考虑到城市居民有较重的物业费负担,国家对居民的普通住房和改善性住房可以不征收财产税,但对个人拥有过多的住房可征收相关税种,以降低社会的住房需求。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是农地保护的有效手段。强化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取消诸如“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便可以调整土地承包关系”这样的规定,在更大程度上赋予农民土地处置权利,会增大乡村干部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成本,降低农地转用的速度。

  应有针对性地合理规划国土资源利用。我国缺少的是优质耕地,并不缺住房建设用地。按土地资源专家的意见,我国高度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约14亿亩,现有农地约10亿亩左右,这些农地或已是高产优质农地,或有可能被改造为优质耕地。这10亿亩农地应主要满足国人的粮食、蔬菜、淡水养殖等需要,是国人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须严格保护。

  我国第二类土地,即“比较适宜地区”,一共有42亿亩。这些土地大约2亿亩为城乡建设用地,约8亿亩为耕地,其余多为林地和未利用土地。目前农民撂荒的耕地也是这个地区的土地。这部分土地可以承担两个功能,一是发展低密度住宅,满足中产阶层对独栋房屋的需要;二是发展经济林,增加替代粮食的农产品。土地资源的数量满足这两种需求没有问题,基于这种情形,国家应该坚决限制平原地区的城市扩张,适当增大浅山区地方政府的建设用地指标。

  一些农地保护的具体政策有改进空间,比如可以用“农业保护区”制度替代“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农业保护区制度旨在更有效地防止滥占耕地,堵塞变相蚕食农地、多头分散上马工商业项目的管理漏洞。农业保护区应是空间连续、面积较大、包括现有基本农田及周边尚未开发的其他土地的区域。国家可要求地方政府划定多片农业保护区。

  具体可设定:除公益性基础设施外,农业保护区内不允许新增任何非农开发项目;现有非农工商项目逐步退出保护区;农业保护区内的常住居民为专业农户和特色村居民;不允许非农居民购置农业保护区内的任何房产;现有非农居民和今后脱离农业的居民逐步退出保护区;农业保护区归区级政府直接管辖。

  最后,更积极地推进土地整理计划,将有条件的低产农田改造为优质高产农田。依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国家将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4亿亩,可增产粮食800亿斤,应确保实现这一工作目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