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欲出的新农村
2011年8月,人们为市长途客运站、兰山新村对发的公交班车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城乡一号线。每半小时一个班次的公交班车,不仅为沿线居民出行提供了便捷、低价服务,也为用城市发展理念、工业发展理念谋划建设新农村的实践提供了切入点。
今年5月,记者乘坐城乡一号线到达兰山乡农民新村。说是农民新村,其实跟城市中的新建中档小区差不多。新村上百栋多层楼房排列有序,绿化、硬化、亮化到位,车站、医院、学校、幼儿园齐备,休闲广场、街中游园、文化站应有尽有。夕阳西下,几个年轻的母亲推着婴儿车在街上漫步……
乡党委书记杨延波介绍,新村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计划安置1000户农工,占全地区农工总户数的62%。新村分两期建设,一期7万平方米已经配户,二期工程5万平方米,今年6月开始配户,预计8月底结束。
农工上楼后,将腾出大量国有土地,用于建设精细化工园区,可以缓解地区发展土地存量不足的问题。等新项目投产后,居住在新村的居民有的会进厂做工,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有的会住着楼房,仍然拿着锄头下地,过着城市农民的新式生活。
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创业
碾盘乡有21个村屯,甲邦、元龙、张甸等10个村屯、58平方公里土地已经变成社区和工业园区,失地农民130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17%。
失地农民回迁归还原面积,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人均获得征地补偿金15万元左右。失地农民有房有钱之后,路应怎样走?钱该怎么花?在这些失地农民中,近三分之二农户愿意过城里人的生活。有的把钱存入银行,自己到工厂去打工;有的拿出部分动迁费和征地补偿金在城里做小生意;有的几户人家合伙办公司。三分之一左右的农户愿意继续当农民;有的凭借同农民的天然联系,做起农业合作社经纪人;有的到附近农村去养猪、养鸡、租地种,继续从事农业副业生产;也有一少部分农户不考虑今后生活,拿着动迁费和征地补偿金花天酒地。元龙山村的一个农民拿到动迁费和征地补偿金后,先闹离婚,接着酒场、情场、赌场一路走来,手里的钱没了,房子也卖了,最后找政府要救济、要工作。
为确保失地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区政府出台“四三三”保障政策,农民只要拿出应交保费的40%,就可以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与此同时,各级干部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合伙投资创业、帮助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区、乡劳动服务机构,主动到附近企业收集用工信息,并将收集到的用工信息通过举办用工洽谈会、专题推介会、社区宣传板等形式传递给有就业需求的失地农民,让他们尽快找到自己的岗位。碾盘乡成立元龙山劳动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大乙烯厂区提供保洁和后勤服务,帮助失地农民中的“4050”人员就业,目前已安置失地农民“4050”人员200多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还会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也会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落地,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保障。石化新城“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末地区城市居民增加至38万人,新增8万人口中失地农民占很大比重。石化新城将不断出台配套政策,激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让他们融入城市,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