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城市化不仅拉开了滨城区城市扩张的新框架,而且拓展着该区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更成为当前调结构、扩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引擎。滨城区委书记赵伟宏对记者说,“在全域城市化思路的引领下,我们锁定‘全面提升滨城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大幅前移滨城区在全省市辖区的位次’两大任务,努力推进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谐生态宜居区、城市文化繁荣区、现代商贸物流区‘四区’建设,以强化党的领导和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根本保障,奋力开创滨城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中心城区+次级城市片区+社区”,在这个全新的框架格局中,滨城区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声有色,东部新城“一海二路五湖三河四片区”工程建设紧锣密鼓,杨柳雪、秦皇台、三河湖三个“卫星城”建设稳步推进,滨城区正在加速腾飞。
“全域城市化”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记者:全域城市化拉开了滨城区城市发展的新框架。这不仅事关这座城市的发展大局,事关每个区域的发展定位,也和生活在滨州城区的每一位百姓息息相关。请您为我们谈谈,这一新框架将怎样“搭”?蓝图将怎样“画”?
赵伟宏:我们提出,全域城市化概念的内涵就是,对滨城区的全域进行城市化的整体规划,准确定位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通过对新城和卫星城的优化布局,在全域逐步形成科学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城乡对接与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
作为滨城区,我们必需要有一个全域的概念,周边乡镇避免出现按照新农村来规划。举一个例子:如果将杨柳雪镇作为一个乡镇来规划,其还是一个小城镇建设,建设理念、功能配套将与城市格格不入。但是我们要看见滨城区10年、20年以后的发展前景,就应该将其作为滨城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来建设。我们应该认识到,拓展空间、摆放项目的过程,实际是投资、增长的过程,但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摆放项目,结果将大相径庭。
按照“中心城区+次级城市片区+社区”的城市空间布局, 我们加快推动了全域城市化进程。这其间,一是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力、吸纳力、辐射力和聚集力。二是举全区之力建设东区,打造城市新中心,培育发展新高地,注重把最新规划理念与滨城特色有机融合。
今年,我们在东区全面实施了“一海二路五湖三河四片区”工程,将把东区打造成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三是在秦皇台、三河湖、杨柳雪三个乡镇,建设城市卫星城,重点打造符合自己区域实际、彰显发展特色的产业园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现在三个乡镇已全面启动了“卫星城”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记者: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座城市,每个决策的作出,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带着浓郁的时代味道,滨城区“全域城市化”概念的提出也是如此。 您能为我们诠释一下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以及您对城市建设的理解吗?
赵伟宏: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山东“黄蓝”两区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环渤海地区正日益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全市惟一的市辖区,加之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地理核心位置,借助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滨城区完全有能力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我们平常见到的城市建设大概有三种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为摊鸡蛋的模式。建立环城公路,一环不能满足需要,就建设二环,以此类推,北京就是这种发展模式。还有一种就是煮鸡蛋的模式,就是建立“城墙”,我们在“城墙”里面发展。第三种模式就是炒鸡蛋的模式,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乡镇围绕着城市发展,城市周边的乡镇与城市的功能相通相连,欧洲、美国等国家大都是这种模式。我认为,这种模式更适合我们的城乡建设,也是解决城市发展的较好模式。
正是基于此种理解,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战略的概念,启动了秦皇台、三河湖、杨柳雪三个“卫星城”的建设,以期通过城市的建设改善城市的形象,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根本意义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
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新格局形成
记者: 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既代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区域服务能力竞争的制高点。滨城区作为市辖区如何做到强化规划引导、集中优势资源,从而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赵伟宏:滨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也决定了现代服务业的地位。放在环渤海经济圈整体考量,我们决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的主攻方向,积极构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新格局。
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滨城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 年初确定实施的114项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项目就有49个,所占比例最高。同时,我们着力打造城区服务业 “五大板块”,重点培育10个重点园区、扶持30家重点企业、实施80项重点项目。尤其是依托德龙烟、黄大、滨港铁路,重点发展陆港物流、滨州工业园物流两大物流园区,致力打造环渤海区域物流中心。
先进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强力支撑。今年,我区突出抓了 21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的滨化搬迁、中海沥青、大唐热电等三个特大项目积极稳妥推进。滨州工业园区今年则重点抓好产业布局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入园企业准入机制,下大气力集中整治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问题,依法关停并取缔了4家十五“土小”企业。1-5月份,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7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3亿元。
滨城区的发展离不开两个着力点,一是加大投入上项目;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4月份,我们组团到省内 9 个区市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增强了信心,特别是通过参加全市上半年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更增强了我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核心城区,集中精力抓招商上项目,确保下半年签约一批、春节前动工一批、明年开春后全面开花,进一步激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事业至上、发展第一”的理念,差异化目标管理等措施,引导干部把满腔热忱倾注到改善民生上
记者: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在您的讲话中,我们了解到,滨城区将今年定为“发展理念创新年”和“基层组织建设年”,请您谈谈开展这两个年的初衷以及有何具体的举措?
赵伟宏:的确是这样,人是干事创业的关键。滨城区要想在环渤海经济圈的新一轮发展中率先行动,有所作为,就必须大力推进解放思想。因此,我们把2012 年作为“发展理念创新年”,突出“事业至上、发展第一”这个主题,从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入手,强化“理念、思路、体制机制”三个创新,突出解决“僵、惰、低、散、慢”五个方面的问题,引导全区上下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工作夯实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我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岗位化经常化长效化机制,尤其是今年扎实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针对全区各村(居)之间差异大、不平衡的实际,推行了村(居)“‘三评四议五保障’差异化目标管理” 。
差异化考核、差异化评价,分层次表彰,使不同的村居有不同的目标任务,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大村”办“大事”,“小村”办“小事”,村村办实事,实现了抓班子、带队伍、强组织、增活力、求实效、受欢迎的目标要求。针对“市辖区”的特点, 我们对城市社区党的建设,提出了“3341”的工作思路,突出建设社区“综合党委”、建立特色党支部、规范提升党员活动服务中心三项重点工作,目前全区已建立城市社区“综合党委”13个,11个正在筹建之中。
纵向建、横向联和实行网格的管理,构筑起了以社区综合党委为核心,区域型片区党组织为支撑,功能性特色党支部为补充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为了强化工作落实,我区还实行重点工作领导干部“包靠责任制”“五个一”制度,即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推进体系、一包到底。实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盯靠在工作现场和项目工地,在一线解决问题。同时,推行“现场工作实录”办法,统一印制笔记本,把每天的工作写日记、做笔记,定期公开展示。
滨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的各级干部强化“事业至上,发展第一”的理念,把聪明才智用到加快发展上,把满腔热忱倾注到改善民生上,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工作标准,多向先进学习,敢与强手过招,正在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