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彭镇华:城市森林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2-07-10 10:47:51  来源:正北方网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中,城市林业已被列为重大林业战略之一,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占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有着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拥有特殊地位。它正朝着三个方向转变:第一,从注重视觉效果向注重人的身心健康转变。第二,从注重绿化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转变。第三,从集中在建成区内部绿化美化向建立城乡结合部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转变。

城市森林建设的目标要兼顾“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经济利益”的多元价值需求。城市要大力发展以公园绿地、景观游憩林为主的生态林、文化林,为人们的居住、生活、工作提供优美健康的绿色人文环境,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城郊要科学调整郊区土地利用策略。目前,部门条块分割管理的绿化建设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建设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城郊土地可以有效隔离建成区与周边农业生产土地,形成污染防护隔离带。城郊地区要以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的绿化隔离带,进行林网化——水网化相结合的生态建设。在中国城市森林规划实践过程中应确立林网化——水网化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林网化——水网化符合中国国情和城市市情的,特别是对于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地域用地矛盾突出的实际情况。

我国城市绿化树种植被在选择上应注重几方面需求:建设范围的广阔性要兼顾“城区、郊区、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协调发展需求;建设目标的多效性要兼顾“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经济利益”的多元价值需求;建设方式的自然性要兼顾“师法自然、乡土安全、养护科学”的管理应用需求;建设途径的人本性要兼顾“便利化、景观化、游憩化”的人文利用需求;建设方式的人本性要兼顾“便利化、自然化、景观化、游憩化”的人文利用需求。

城市绿化植被选择还要以城市环境为基础,充分考虑所选树种对城市异质立地环境的适生能力; 以区域气候为条件,充分考虑引进树种对当地灾害气象因子的耐受能力; 以服务价值为标准,充分考虑不同树种在主导服务功能上的价值差异;以空间效益为首选,充分考虑乔木树种对构建林荫气爽城市环境的突出作用;以保健价值为导向,充分考虑芳香保健树种对人体健康的绿色疗效;以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植源污染和安全隐患植物的环境危害;以生态文化为指引,充分考虑不同树种承载的城市人文生态文化底蕴;以公共安全为考量,充分考虑不同树种建植模式对城市公共灾害的消减能力。(本报记者毛璐璐整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