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走新型城市化之路 建设新田园城市
时间:2012-07-10 10:21:4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姚颢、王建锾 

在花都新型城市化发展论坛上,各路专家热烈建言

今年,花都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构建“四大主导产业功能区”,即现代商贸服务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功能区、临空产业功能区、生态休闲旅游业功能区。对于花都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路径,花都区委书记杨雁文提出,花都要打造城乡一体、产城一体、港城一体之路,促进城与乡、产业与城市、空港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花都应如何打造国际空港门户?空港和北站怎样快速联通?怎样充分利用国际空港的人流、资金流、物流等打造空港新城?中心城区和空港新城怎样融合为一体?一轴两心三网的多元形式怎样打造美丽乡村?昨日,花都举行新型城市化发展高端论坛,各路专家为花都的发展“把脉开方”,定位、思路更趋完善。

书记区长愿景

●花都区区委书记杨雁文:要实现美丽城乡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示范区的目标,从花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花都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三个一体化”:即产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港城一体化;花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把花都打造成为空间集约发展、基础设施超前发展、环境绿色发展、产业高端发展、城乡一体发展、港城融合发展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发展的国际空港门户、高端产业基地、幸福宜居新城。

●花都区区长林中坚:作为广州的北部新城,花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有区位优越、交通枢纽、生态环境美、产业基础好四大发展优势。花都应强化区位优势,打造国际空港门户;立足产业优势,打造高端产业基地;挖掘生态优势,建设幸福宜居新城。

中规院专家:花都面临四大挑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表示,花都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四大挑战。“花都毗邻空港,但临空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引领带动不足,临空物流业发展缓慢,国际化、区域化功能发育不足。”同时,工业类型多样,但占广州整体经济发展比重不高。花都提出有五大支柱产业,但是一业独大,也因为一业独大,所以花都的工业总产值占广州的比例自2002年以来一直比较稳定,与其他区的差距逐渐拉开。

“城市功能完善,但缺乏高端服务,与副中心定位不相匹配。由于缺乏高端的服务,导致花都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功能板块清晰,但各板块与广州其他城市功能区联系不足。“花都城区与广州都会区的联系,除了高速公路,只有一条广花路。花都尽管和空港紧紧相连,但是花都城区与南入口只能通过机场高速联系。”

对于花都未来的发展,中规院建议花都在“内外枢纽、高端服务、产业基地、宜居城乡”方面着手。“空港经济区是整合模式,整合两区动力,打造国际平台。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我们建议转型模式,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对于北部的生态片区和乡村地区,应采取特色模式,通过保护生态田园,推动特色发展。在花都副中心城区,建议采用优化模式,优化城市环境,提升服务功能。”这四个空间载体不是割裂的,而是通过三个一体化成为一体。

在交通系统方面,应加强系统联运,提高对外交通联系。首先是空铁联运,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加强联系。在海铁联运方面,广州白云区大田正在建设全国18个重要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加强与南沙港的联系。同时,通过广佛江珠城际线和穗莞深城际线,加强与珠三角区域的联系。

广州市委副秘书长:要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

对于花都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最美乡村,广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沈奎表示,“要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新型城市化新在哪里?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将农村消灭、农村全部变为城市,而是两者实现城乡互动。“花都有保护得非常好的乡村,我多次去过梯面的红山村,用短短几年时间,稍作整理就成为最美丽的乡村,去的人非常多。”沈奎说,花都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红山村给了人们很大的启示。

去年年底以来,花都区深入全区188条村调研走访,制定通过了《花都区推进农村综合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试点工作行动计划(2012-2016)》和《花都区推进农村综合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用5年时间建设好美丽乡村”,以推进农村综合提升为抓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城乡统筹规划。以5年作为规划年限,努力实现“前两年捉点连线打出品牌、中间两年延伸扩面产生影响、后一年完善提升全面建成美丽乡村”的目标。

目前,花都区正在推进近期目标的实现,努力完成新华大埔村等8条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并确定了25平方公里的花都生态农业示范园等4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

位于梯面镇的红山村被誉为“广州最美乡村”,去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它所在的梯面镇也成为“省级生态示范镇”。

花都的未来: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建设新田园城市

港城一体,打造广州北部特大型高端城区

花都区除了空港,还具有另外一个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广州北站。京广铁路、武广高速客运专线均在位于花都的广州北站设有站点,使得花都成为大江南北人流的聚集点。广州北站现定位为广州北部综合交通枢纽,是广州市七个一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引入的轨道有武广快线、京广线、地铁九号线、广清城际、广佛环线等5条线路,广州北站目前还是武广高铁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普铁和高铁的车站。高铁开通后,广州北站日均发送量约为5000人次。花都将加强北站与机场之间的联系,将空港和北站双重交通区位优势联动起来,势必能够起到1+1>2的作用,实现将花都建设成为陆空枢纽的目标,促进周边地区发展。

接下来,花都要着力使空港和花都市区紧密结合,实现广州北站和空港“无缝对接”,让广州北站成为空港的人流转换站。此外,“空铁陆三港联动”快速交通体系已在全区铺开,花都作为广州乃至珠三角北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塑造CBD形象,实行中轴线规划

花都作为国际空港门户地区,其城市功能和形象与城市经济发展、副中心地位相匹配。为塑造花都CBD鲜明的城市标志和门户形象,改变现有粗放型低效的发展面貌,花都区组织编制了《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规划研究及CBD地段城市设计》。

中轴线规划研究范围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南起新街河,北至芙蓉嶂,沿广花公路南北向贯穿花都城区,在空间上与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相衔接。该轴线是以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商业配套、文化休闲、体育休闲和居住功能为主的花城金轴,轴线南段以滨水的休闲和居住为主要特色,中部以办公、文化、商业连片发展,北部以生态优先,突出地方山水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生态花都湖

花都区在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把“花都湖建设”列为2012年十件民生实事首位,预计两年内完成。花都湖的建设将形成防洪与城市景观互为联动的亲水型生态休闲长廊,打造一河两岸的滨河花城。

发源于梯面羊石顶的新街河全长36.1公里,流经花都湖段4.7公里。未来几年,花都将在城区南部以新街河整治为核心,加快推进花都湖公园建设和新街河流域综合整治。花都湖建设工程含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及环境建设工程两部分,总面积2.87平方公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