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辉 通讯员/赖南辉 实习生/陈珊)昨日召开的省政协常委会发布题为“解决扩大内需中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的调研报告,披露了广东扩大内需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4月至5月,省政协组成以副主席汤炳权为顾问、副秘书长杜重年为组长的跨专委会调研组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报告。
信用缺失打击内销意愿
报告称,经过多年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亟待改善。市场环境方面,突出表现为制假售假现象猖獗,虽经高压打击,但在利益驱动下仍有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冒牌产品、问题食品、问题药品不断出现。
报告还称,“商务活动中存在信用缺失现象,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报告称,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产品出口虽然价格低于内销,但市场完备,不存在收不回或拖欠货款问题,虽然收益不高,但还是愿意做出口。
省政协建议:建立信用管理平台,以海关、银行等部门已建立的诚信记录平台为基础,整合资源,建立全社会通用的企业与个人的信用档案和信用管理平台,作为商业活动与社会活动的重要依据,以大幅提高违约者的违约成本,大幅降低正常商务活动的交易成本。
收费项目多物流成本高
收费方面,企业对不合理收费反映强烈。一些企业反映,地方规定的收费有些理由早已过时,如“使用流动人员调配费”,至今每人每月仍需交9元,去年全省共交纳7.17亿元。
反映更强烈的是信用卡收费。一些企业反映信用卡手续费过高,百货商店高达交易额的1%至2%,超市是0.5%。有百货商店反映,该店纯利3%—5%,而交给银联的手续费就占1%。近7年来,银行增加338项收费。
物流成本过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统计显示,国内物流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高达18%,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对于货车运输业而言,有些企业过路费占到总成本的1/3。
省政协建议:对一些明显不合理和过时的收费,坚决停下来。积极反映,争取解决银行收费项目过多、对信用卡使用收费偏高的问题。
城镇化未同步拉动内需
报告还显示,广东城镇化建设逐步推进,但并未同步拉动内需。城镇化对投资和消费拉动巨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1年,我省城镇化率为66.5%,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珠三角地区已超过80%,但最终消费率仅为45.3%,与国外发达地区70%至80%的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
究其原因,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尽管人口高度集聚,但流动人口数量庞大,由于城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大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流动性较大,因而影响了地区消费率的提高。粤东西北地区虽然城镇化水平与消费率基本同步,但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缓慢,粤西、粤北地区2010年城镇化率分别为37.67%和44.29%,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省政协建议:依托“双转移”推动城镇化。实践证明,这是扩大内需的有效形式。如河源市产业转移园区已形成了几百亿销售值、几万员工的规模,该园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一个新型城镇已初具规模。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在规划产业转移的同时,规划城镇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完善配套措施。
农民收入不高影响消费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开拓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报告称,近年来,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还是偏低。
扩大农村消费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民收入仍不高,受自然灾害影响,收支预期不稳定,直接影响消费水平;二是农村商业流通组织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畅,价高质次、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通讯、自来水等远落后于城镇,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
省政协建议:拓展流通渠道。省经信委的调研表明,农产品进城,要通过小贩收购、批发、二级批发、超市(档口)等多个环节,最终售价数倍于向农民的收购价。建议扩大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的规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