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真文物“维修”成假文物,该谁担责?
时间:2012-06-24 10:42:34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何勇海 
    文物保护单位竟被挂牌6000万出售?如此惊人的消息发生在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经记者探访,出售虽未得到答案,但记者发现,经过产权人“巧手”,张治中公馆早已不是昔日模样,一位家住张公馆附近、曾从事建筑设计的退休老先生说,“开始拆得不伦不类,后来又返工了几次。现在就是一个假文物!”(6月19日《人民日报》)

  一个堂堂的民国古建筑,是如何在民众眼皮底下,沦为假文物的?从报道可知,该建筑在民国时期建成后就一直为私产,2006年前尚未确定为文保单位时,经交易成现产权人私产,当时该交易并不需走文物备案程序;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后,据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进行监管。文物保护法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这就给产权人制造了借修缮之名行拆除之实的机会。

  按理说,只要是文物就该保护,即便是私产也应在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修缮保养,更不能借修缮之名行拆除之实。因为文物法规定了产权人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而且文物之所以是文物,首先应强调其“文”的属性,有特殊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其次才是其“物”的属性。拆除原有文物搞任何形式的重建,都会让其人文神韵丧失殆尽。试想,“物”之不存,“文”又焉附?

  而一些重修建筑,却与原建筑大相径庭,有形无神,原汁原味荡然无存。比如“维修”成假文物的张治中公馆,新的建筑尺寸变大,内部结构扩张。而另一些拆旧建新,“向下挖掘一层或两层地下室,并向庭院地下扩张;向上设置阁楼,既利用空间,又实际上增加颇为隐蔽的建筑面积”,实在让人痛心!对这种文物的产权人,应该有严厉的问责机制“伺候”,以防私产文物过度资源化,沦为追逐商业利益的“后花园”。

  然而遗憾的是,对于拆改一座价值数千万元的张治中公馆的行为,当地文物部门却仅处以25万元罚款,无异于给产权人“挠痒痒”,难以遏制产权人拆旧建新牟暴利的冲动。要知道,张治中公馆此番如果成功出售,25万元罚款相对于6000万元售价,无异于九牛一毛。由此观之,最应该问责的,还有监管不力的当地文物部门:产权人借名修缮实际搞拆除重建,文物部门为何视而不见?事后为何又不从重严惩?在一些地方,不要说非国有文物惨遭“毒手”,即使是国有文物,拆真文物造假文物、将文物修成“怪物”或“废物”的怪事也时有发生,文物部门的失职可见一斑。

  为延续文脉计,笔者建议,在政府为文物保护年甚一年地加大财政投入的今天,既然私人业主无法对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可考虑进行房屋置换或回购等方式,使文物由政府来维护。据说,私人业主不愿修缮却愿拆除重建文物,是因为修缮比拆掉重建复杂,所费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有鉴于此,政府应守土有责,为私产文物的修缮提供经费补助。免得等“老古董”消失了,想保护却为时已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