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留存更多社会财富 城市建设不该瞎折腾
时间:2012-06-12 09:07:24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作者:刘先云 
    随着持续8秒的爆破声,沈阳绿岛体育中心轰然倒地。这一投资8亿元打造的亚洲最大室内足球场就此打了水漂,不禁让人惋惜。虽然当地官方表示,绿岛的投资方是沈阳万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8亿元投资并非政府投入,但这样的解释丝毫不能消除人们的叹息。

  事实上,如此建了拆、拆了建的工程,在全国并不鲜见。号称“西湖第一高楼”、建成才13年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实施爆破;青岛市昔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5年前的铁道大厦,也被爆破拆除。曾是海口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千年塔”,存活9年即被拆除。这样的案例还可以列出一长串。

  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工程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如此多的工程“英年早逝”,甚至“幼年夭折”,白白损失了大量宝贵的社会财富。

  一味地重复建设、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虽然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却难逃“挖坑增加GDP”之嫌。拆了建、建了拆,一部分是因为工程质量问题,但更多地还在于城市建设规划缺乏严肃性,以及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短期利益驱使。

  拆了建、建了拆,固然能够增加GDP,也能够创造一定的就业,但这样的做法给当地、给后人创造了什么财富呢?GDP仅仅是一个增量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挖坑、填坑都能创造GDP,但对增进社会福利却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正是GDP考核中不容忽视的缺陷。

  大拆大建、短命工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投资效率不断下滑,造成了我国GDP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国民财富的累积却难如人意。大拆大建的背后,还折射出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部分地方政府热衷于大拆大建,其中很看重的一点正是大拆大建可能带来的财税收益。目前各地新增的商业用地指标十分有限,要想在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财政收益,就得打存量土地的主意。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地价的上涨,存量土地所蕴含的“商业价值”正被充分挖掘。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地价总体不断上涨的今天,对土地规划做出修改,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就会有利可图。打比方说,地方政府拆除一项投资2亿元的工程后,只需要对土地规划做出相应修改,土地的出让收益可能就达到4亿元或者更多,而此后可能还会带来大量的税收。只要地价不断抬升,相关规划能够任意更改,拆了建、建了拆的游戏似乎就可以长期玩下去。

  应该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完善,部分城市规划的修改和建筑拆除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但如此短命的大型建筑的频频出现,还是暴露出部分城市的规划缺乏合理性和前瞻性。以此次拆除的绿岛体育中心而言,这样大型的体育场馆建在郊区,本来就不太便于公众使用,而公众真正需要的遍布于市内的小型体育场馆似乎并不多见。

  短命建筑一再引发的公众质疑,正警示城市的管理者要更长远、合理地进行规划,摒弃过度追求GDP的思维,摒弃经营城市的商业逻辑。城市的发展绝非只有经济增长这一个维度,创造和留存更多的国民财富、营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应该是城市经营的终极目标。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还是不要瞎折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