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窝乡是全县重点产煤乡镇,全乡有18家煤矿企业。勺窝乡党委书记张勇介绍说,长期以来,煤矿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但按照国家标准下拨赔付资金之后,一些老百姓并不愿意领钱。
“赔付资金不够新建房屋,也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长远生计,矿群、干群关系一度紧张。”张勇说,乡党委干部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发现,单纯的给赔付资金,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集中修建小城镇,成为了摆在勺窝乡面前的一条出路。要建小城镇首先要修路,置身小眼前的城镇中,很难想象,这个离县城只有12公里的勺窝乡,曾经是闭塞之地。
2011年之前的勺窝乡,只有唯一一条连接县城的公路,有26公里,用张勇的话说,早上出发,可能中午都到不了县城。
5月,勺窝乡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只用9天就打通5公里路面,连通断断续续的其他7公里公路,勺窝到县城的26公里路缩减到了现在的12公里。
“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和土地。”张勇介绍说,在与煤矿企业业主多次沟通后,最终得到了煤矿企业的支持,不仅出设备,还为城镇建设出资2200多万。同时,在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下,勺窝乡共计筹集资金6000万元用于新城镇建设。
耗时两年,在勺窝乡,一座穿青人特色新城区已靓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新城区目前可容纳1100余户1万余人居住。村民们也将陆陆续续搬迁安置进新城区。
“勺窝乡把移民安置与特色城镇建设进行捆绑实施,不仅做大了城镇建设蛋糕,而且有效解决了矿群纠纷。”乡长田锦云说,为了让搬进来的失地农民生存下去,勺窝乡引进了民营经济产业园,规划了服装厂、农业生态开放公司、大型的煤机制造厂等中小企业,产业园将就近吸纳失地农民。
如今,在18家煤矿的资助下,勺窝乡正在沿新开通的12公里直能公路将路灯安装到县城,在夜晚的县城和勺窝之间打造“灯光长龙”、20分钟“经济圈”。(记者 弋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