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超级中学”的成功为啥不可复制
时间:2012-05-29 09:20:26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邓海建 

    保送生正成为中国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的一个重要生源渠道。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拟录取保送生比例占本科生招生计划的10%以上,其中中国科技大学比例更是超过20%,而“超级中学”对国内排名靠前高校的垄断优势依然强大。譬如河南、山东等都出现了一所中学垄断全省近一半保送生的状况。(528《中国青年报》)

 

  拼尽全力建“重点”,不择手段“掐尖”……“超级中学”兵强马壮,屡屡在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中创造“神话”——什么“北大班”“奥赛班”……似乎有了考试成绩也就有了政绩。遗憾的是,如此“成功”从来是不可复制的——若干年来,基础教育界树立的“标杆”,几乎从无在异地成功开出“连锁分店”。

 

  “超级中学”的“超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今年山东省有400余名高中生被保送,但仅济南外国语学校的保送生就超过200人,几乎占全省近半数的保送名额;今年湖南保送至北大的学生47名,除1名学生外,其余全来自于长沙4大名校:长沙市第一中学、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换言之,每年的高考保送就像一个“超级碗”,而杯赛资格却只是明星球队的事情。不仅保送资格上如此,“超级中学”早已在事实上垄断了国内一流大学的入学资源。换言之,“超级中学”不过是“超级大学”的预备班。

 

  就像每个奥特曼背后,必然有一群默默挨打的“小怪兽”一样:一所“超级中学”闪亮起来,一些普通中学黯淡下去。基础教育界两个格局很难改变:城市勃兴,农村衰落;“重点”吃肉,“普通”喝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比例约占3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则只占1成左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同学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而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很难说,这样的趋势,究竟是先赋因素所致,还是后赋失衡使然。

 

  在高考仍是当今社会最不坏的公平向上路径的时候,做大做强的“超级中学”,起码从概率上影响了不少考生的平等发展权。问题的实质,不过是当成绩沦为兑现利益的政绩之时,一切急功近利的想象便有了空间。因此,即便再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总也有那么一两所“超级中学”可以挣得颜面。“超级中学”的胜利,不过是教育资源失衡的一种反映,不然,何以自证下面这个悖论:为什么每个地区都有“超级中学”?为什么“超级中学”带动不起教育上的“超级地区”?

 

  有失衡,有不均,才有“神迹”。

 

  好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中央财政也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编制预算。

 

  钱有了,政策也有了,就应当在教育实践中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诸多细节自有顶层设计或专家学者费思量,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超级中学”丛生的社会,总不能说是教育均衡指日可期。其实,关注教育均衡的一个最佳视角,就是看看“超级中学”的走向,看看资源与政策与之的亲疏冷暖。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