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北村的村民们愿意留住村里的小学,只是出于一种简单朴素的想法,为了让小不点的孩子少受些寄宿的罪,为了让本不宽裕的家庭不至于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至于那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公平”之类的宏大说法,对于他们则遥远得很、陌生得很。“教育逆动”云云,在村民们看来,其实更像是一种常识的回归。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常识呢?我们可以通过记者对碱北村的观察,罗列出一些细节来。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连鞋带都不会系,寄宿实在超前;村里200多户人家大都是老人孩子,缺钱、缺力气,很难走出村庄很远去上学、去接送;在镇上上学的孩子吃不好、住不好,被叫做“小叫花子”,每次周末回家,一下车就哇哇大哭……
不要小瞧这些细节,更不要动辄用“教育质量”、“规模办学”之类的大词遮蔽这些细节。其实,每一个细节背后,都对应着教育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系鞋带很不起眼是吧?规律告诉人们,过早的独立生活不仅不能养成良好习惯,反而会留下惨痛的记忆阴影;设施齐备的校舍好是好,不过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而言,“就近入学”更为重要;寄宿小学生被称为“小叫花子”,仅仅是管理的问题吗?没有充分的情感交流,何来智商和情商的充分发育?
客观地讲,推行多年的“撤点并校”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树有目共睹。只是,一项涉及全局的政策措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应该允许出现一些个别情形。毕竟,政策所面对的是千差万变的社会现实,是不同层次的发展状况。如果总是习惯于“令行禁止”、“一刀切”,无疑会出现削足适履的不良反应。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4所。事实上,“撤点并校”的不良后果已经有所呈现——乡村教育生态持续恶化,乡村文化氛围日渐稀薄,很多乡村少年甚至又陷入失学的窘境。
宏大的教育规划一旦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环境,很容易成为伤害教育的利器。惟愿有关方面顺应乡村教育的现实,还乡村孩子一张方便安稳的书桌,而不是沉湎在宏大规划的畅想中,忽视了最关键的人的因素。要知道,教育的主体本来就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生命个体,哪怕他们散落在大山深处、乡村农舍,他们都是教育应该覆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