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归去来兮 田园将“无”
时间:2012-05-11 10:57:38  来源:中评社  作者:王岩渊 
    在最新的370期的《新周刊》中有这么一篇文章,是采风记者施晓亮回访当年采风的蒙古族家庭的所见所闻——整个蒙古草原与整个蒙古族文化都在消亡中。

  施晓亮在文中说10前的蒙古草原和现在的完全是天壤之别,大多数牧民都不再敬畏草原,因为草原不是他们自己的,承包制让牧民把草原的生命力都耗完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现在大工业在蒙古草原已经扎下了根,施晓亮的蒙古家庭——小伊达木家都用上了现代的电器,住上了现代的楼房,而在鄂尔多斯和呼伦贝尔大草原正在被矿业所吞噬。与姜戎在《狼图腾》中所描写的别无二致。白岩松曾与施晓亮说:“可能等我儿子长大回到故乡的时候,蒙古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草原都不复存在了!”这个来自蒙古的汉子的话语里透着一种无奈的凄凉。这是一种对故土文化消失的叹惋。
 
  可是在消亡的何止是蒙古族的草原呢!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还有整个中国的乡村,所有承载着中国人传统记忆的事物都在为现代化让步,当然并非说现代化不好,任何人都想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现代化满足了人们在物质上的需求,可是面对大工业时代所产生的水泥“森林”时,我们失去的却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在现代化过程狂飙突进的时代,社会物质文明的过快发展让很多人感觉到迷惘。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像《美丽新世界》中的人类一样机械的活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就来自这些点滴之中,四合院,弄堂,乡村这些现代化的牺牲品承载着的是几代人的记忆。在这些地方长大的孩子再有一日回到这里时如果只能看见繁华的商务区与无情的高楼那么他们对于故土的怀念该向何处抒发。中国当下这种突进似的发展也许该放慢些脚步,还记得那些温州动车事故中的一首诗:“中国,请停下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精神。”这种高速的发展让我们失去的太多,故乡田园的嬉闹,蒙古草原的广袤,市井邻里的温情,都因为具体载体的消失而消失了。

  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曾针对北京的旧城改造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而就是这些载体的存在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的家园体系,对于家园的认知必然是需要通过这些载体的,中国人自古来安土重迁,这些载体的消失使得故乡的这个“土”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既然“土”且不存,安来重迁。对于如今的年轻人归不归故乡都已无甚区别,毕竟人事皆非。故土已然不是故土,这也许可以化用一句陶渊明的句子——归去来兮。田园将“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