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商贩各美其美,大社会美美与共
时间:2012-05-08 09:32:1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方  
    小区附近路口有一位卖麻辣烫的小贩,白天不出摊,晚上七点之后才开始“工作”。用他的话说,白天出摊成本太高,晚上经营几乎没有什么成本,每月只需缴纳200元“城管费”。

  我看到他的时候基本都在子夜一点左右,这时他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偶尔,他会向我“炫一炫”这一天卖了多少钱。一晚上500元左右的营业额,估计能赚300元左右,这样算来,一个月收入至少也在八千左右,收入比较“可观”。有一次我随口一问,除了干这个,还有别的收入吗?有啊!他说,自己在股市还有五万元的“投资”呢。于是他说起股市沉浮动荡,说起温州金融改革对股市的影响。末了,他说,炒股不挣钱,只是“玩一玩”吧。

  也曾和一些小商贩聊过天,他们几乎都在诉说着谋生的不易。而眼前的这位,他从来没有谈及人生的悲苦与谋事的艰难,就连最近开始缴纳200元“城管费”,城管从来不开收据,他也会淡淡地表示,“潜规则哪里没有”。

  前几日看一篇报道讲述“个体户忧思”,曾经是以“改革先锋”示人的个体户如今越来越卑微,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拿那个记者的话说,“店还没开,就被审批审死了。”

  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乃至中国的很多城市,城市管理者总有将小商小贩、人力车、街头摊点、小店小铺等,统统赶进超市或者连锁店的冲动。城市干净了,小摊贩因为经营成本的提升,谋生之门反而被堵上了。

  眼前的这位小贩,或许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个体户”的身份也曾辉煌过。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这三个字象征着自由和希望,很多人都自愿做起个体户,他们释放了一个时代创富的激情;现如今,恐怕只有底层那些找不到出路的人,才不得不摆个小摊干起“个体户”的营生。

  社会自然需要流动变化,每一个阶层在社会中的排序有所变化,也是正常的,如此才能防范阶层固化。回顾个体户的发展之路,大多数人是从底层一步一步靠诚实劳动辛勤劳作翻身的。几十年后,如果底层民众再也无法复制这样的发展之路,是很遗憾的事。在这种态势下,这位自得其乐的麻辣烫小贩,就更让人赞叹了。

  一边是个体户的生存之困,一边是“普遍共识”的滋生———个体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稳定紧密相关,与弱势群体的生存权紧密相关,其意义在于,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发展。费孝通先生晚年谈及文化认同时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大抵如此吧,让每一个社会群体都能寻到幸福的出口,不悲苦,少抱怨,“各美其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才可能“美美与共”。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