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杜青林:大力加强统战文化建设
时间:2012-04-06 09:44:17  来源:《求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就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新的要求。统战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加强统战文化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内容。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统战文化的核心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统一战线在长期实践中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共同理想信念,坚持共同价值追求,凝结而成的统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统战文化的根本遵循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提升广大成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要求。

  统战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统一战线凝心聚力,根本在于始终围绕共同事业团结奋斗。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战线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共同理想不动摇,坚持共同目标不偏离。这已成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广泛共识,成为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统战文化的价值内核是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是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根本途径是通过情感尊重、价值认同,形成维系广大成员关系的牢固精神纽带。长期以来,统一战线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与党同心、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价值追求,浸透于广大成员的心灵深处,形成最真挚、最深厚、最持久的精神力量。这是统一战线法宝地位和优势的集中体现,已经积淀为统一战线独特的价值理念。

  统战文化的坚实基础是传承优秀思想道德。统一战线是基于共同目标上的政治联盟。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在报效国家中展现爱国为民、追求进步的忠诚情怀,在履职尽责中发扬求真务实、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树立严于律己、止于至善的高尚风范。这些优秀的思想道德,是统一战线成员的立身处世之基、人格塑造之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统一战线成员,成为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统战文化的鲜明特征

  统战文化源于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历史积淀,萃取统一战线的理论精华和实践智慧,既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又体现统一战线特色,是独特风格和气质的文化形态。

  统战文化突出同心奋进。统一战线强调广泛团结、包容差异,注重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聚。统战文化倡导思想观念的共识、道路方向的一致、具体实践的协力,整合思想导向、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熔铸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与党同心、与国家同心、与人民同心,实现最大程度的团结凝聚。

  统战文化突出以人为本。统战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统战文化注重体现广大成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尊重创造;注重把服务广大成员作为基点,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和现实需求,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实现价值;注重坚持平等协商、人文关怀和利益照顾相结合,体现包容性,充满人情味。

  统战文化突出包容和谐。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永恒主题,形成统战文化追求和谐的基本趋向。秉持广泛包容的文化气度,促进各种力量的团结联合。秉持互相尊重的文化基调,努力做到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秉持和衷共济的文化意蕴,协商中献智慧、合作中见真诚,不断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

  统战文化突出发扬民主。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重要体现。统战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争取民主、建设民主的历史。始终贯彻民主理念,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倡导用真理和智慧的力量团结朋友、赢得信任。始终致力发展民主,不断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引导广大成员讲真话、道真知,将参政议政热情转化为政治责任。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统战文化的丰富内涵

  统一战线涵盖的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港澳台海外等不同领域,具有各自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精神创造,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弘扬以团结合作、民主协商为鲜明特点的政党文化。我国的多党合作不仅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合作型的政党文化。这种政党文化倡导团结和谐,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关系融洽的政治共同体;倡导民主协商,最大程度吸纳各种意见和各方面智慧,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倡导合作共赢,执政党与参政党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一道前进。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政党文化的内涵,彰显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传承以爱国进步、团结和睦为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和睦共生、交相辉映,造就了特色浓郁、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维护统一,是民族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纽带。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大力发展一体多元中华文化过程中,注意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挖掘以护国利民、崇和向善为鲜明特点的宗教文化。我国宗教界素有护国利民的历史传统、抑恶扬善的道德准则、崇顺尚和的处世原则,教规教义中有很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团结稳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理念。要深入挖掘宗教文化精髓、剔除糟粕,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慈爱向善、济世助人,使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培育以明礼守信、义利兼顾为鲜明特点的新的社会阶层信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发展壮大事业、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形成了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诚信重德、以义为先的发展理念,扶危济困、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事业的精神支撑,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将培育信义文化作为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大力弘扬“光彩精神”、“感恩文化”,营造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浓厚文化氛围。

  打造以同宗同源、念祖爱乡为鲜明特点的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海内外中华儿女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散居世界各地却始终不忘故土。长期以来,以血缘、亲缘、地缘、文缘、业缘为基础,以姓氏文化、祖地文化、宗亲文化、民俗文化为表现形式,以“海外杰青汇中华”、“公祭黄帝陵”、“中华同根文化行动”和各种恳亲大会为载体,形成了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同根文化。要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感情桥梁,切实增进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最广泛的力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