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去年年底从蔡义鸿秘书长那里拿到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的方案,非常高兴,我非常关心这个事。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反映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以往我们这个国家大的社会工程,哪一项曾经做过理性思维?反复的斟酌、考量、拿出具体指标来征求意见?大跃进做过吗?人民公社做过吗?一系列重大决策,大多数是灾祸连连!我认为,城市化也是大工程,应该用理性研究结果来指导,这本身就反映了我们社会巨大进步。还有一个值得赞赏的就是我们是在国际环境中来进行这样的城市化质量评估。
关于中国新农村在网络上有一个非正式的调查,一个是有山有水有点田,支持者16%,第二个保持原来的风格,加上现代化的设施,支持率是76%。还有像大城市一样高楼、汽车,支持率是零。虽然是非正式、民间的选择,但就是这么鲜明。因此,我提议延缓当今城镇化发展速度,今后30—50年内将我国城镇化水平努力稳定在65%到70%的水平上。
花大力气把城镇化的重心转移到小城市和建制镇上来,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建制镇,大力疏散大中城市人口经济,控制中等城市发展,促使它走上内涵发展道路。
认真研究、设计、规划新型农村和乡镇型聚落,充实工矿为核心的小城镇、小城市。调解和引导当前人口城镇化的走向。稳固小城镇的人口,促进增长,争取达到城镇总人口的40%,最终让中国城镇化金字塔式网络布局,建立在农村与乡村聚落和文化支撑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实施大中小城镇网络的比例,促成全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重心,分散于中下部,当今集中春运高峰就反映了人口分布极不合理的现状。
我同意《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的定位,客观、简易、普遍,但还要首要。既要适度超前,又要适度挑战,从而带动社会发展。
对于公共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的程度。如果有,是怎么进行参与的?这个指标提出来就很有超前性,很有挑战性,因为城市这个空间主体性是人类,是人类群体绝大多数。
关于首脑机关的城市意识,你要注重人家说什么,想什么,要有制度性的环境安排。用具体的指标来考量首脑机关的城市意识。
关于中产阶级考量指标,中产阶级担当本市职能岗位的百分比,以及占本市总人口的百分比,职能部门中有多少是中产阶级担当等,这是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不可缺少的。还有恩格尔系数,草根阶级也有三个考量指标。草根有没有民意表达?意见能不能顺畅的下行上达?草根的恩格尔系数高到什么程度?吃饭占到收入40%甚至60%,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就清清楚楚的知道他生活是不是过得去。还有结合城市总人口,算出非正常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