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珠三角城镇化创造零售业新商机
时间:2012-03-23 10:29:31  来源:赢周刊  作者:韦常春 
    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指出,通过积极推动城镇化,拉动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照《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广东省的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60%提高到80%,扩大珠三角城市群的规模;加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根据中国社科院表示,城镇化率每提高1%,直接消费可拉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释放非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消费需求。

  珠三角毗邻香港,居民的消费行为、饮食口味、衣着文化都与香港相近,向来是不少港商开拓内销市场的第一站。未来珠三角城市群将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发展以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铁路为主体的城际交通网络,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香港贸发局研究部早前参照《进军中国市场——贸发局首选30城市》里采用的统计学标准差方法,以珠三角区域内的省会和地级市为单位,比较他们的市场规模和个人消费能力,把最具消费实力的城市识别出来;并探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零售商圈的影响和居民消费模式的改变,供有兴趣在珠三角拓展内销市场的港商作为参考。

  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带动新模式

  研究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发现广州、深圳和佛山的零售总额和人均零售额都超越珠三角的平均标准,消费市场规模和购买力较其他城市高。广州和深圳是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核心,逐步向服务业和高增值产业方向发展。

  2010年广州和深圳的第三产业,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1.0%和52.7%,比珠三角的平均比例49.2%高。在广州和深圳居住的行政及专业技术人员收入高,成为珠三角商业和高端消费品的集中地。

  另一方面,广州和深圳的工作机会较多,工作种类多样化,吸引其他城市的居民到当地工作;因而刺激当地消费市场发展,商品和服务种类更趋多元化,以迎合消费者不同口味的需要。

  香港贸发局副首席经济师邱丽萍表示,其他城市如肇庆和惠州的人均购买力和市场规模,都低于珠三角的平均标准,消费市场潜力相对其他城市仍有待开发。但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将带动一种新的居住和生活模式。随着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往返广州与其他城市的交通时间将大为缩减,提高珠三角居民在不同城市居住和就业的可行性,并推动住宅社区发展逐渐向核心城市以外延伸;使越来越多在副中心城市居住的市民在中心城市工作。

  居住在佛山、番禺等城镇地区的居民,可以即日往返在广州的工作地点,巩固广州作为商业和经济核心地位,同时住宅和商业设施在城轨沿线的地区兴建和建立分支机构,带动周边地区的商业经济和城市发展。同样,珠三角居民的消费模式也会产生变化。例如佛山、东莞的居民到广州看演唱会和舞台剧、逛街购物;广州居民也可到珠海、中山和江门短线旅游,带动当地特产、娱乐餐饮等消费。

  事实上,随着交通网络的改善,珠三角消费商圈的辐射力增加,更容易吸引附近县市的消费者。例如肇庆端州路的消费商圈便吸引了云浮县和广西梧州的消费者在假日时驾车前往消费。相信随着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陆续开通,消费商圈的辐射力会越来越大。

  邱丽萍指出,广州和深圳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汇聚高端消费的能力亦最高。新兴建的购物中心和商场以地产项目发展的形式为主,邻近有商厦、高级住宅和酒店等互相协调配套,消费商品和服务渐渐国际化和高端化。广州的天河商圈、时代广场、世贸广场、万国广场;深圳的中信城市广场、中心城、海岸城属于高档次的消费商圈。这些大型的购物中心一般都在地铁沿线附近,公共交通网络完善,方便消费者前往购物,辐射范围广。

  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大型楼盘不断在市中心外围落成,形成新的住宅区。加上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提高,社区消费的规模和档次与市中心的购物中心逐步看齐。例如在深圳南山商圈的海岸城,有电影院、溜冰场、超市、银行、零售、餐饮等,不单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更满足居民假日休闲娱乐的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对国际品牌的需求明显上升。例如益田假日广场定位高端,有国际品牌Burberry、Cartier、Armani等;提升南山商圈的消费档次与市中心消费商圈看齐。

  广佛消费商圈竞争激烈

  相似的情况也在佛山出现,例如已进驻南庄的吉利购物广场有明珠百货、肯德基、屈臣氏、六福珠宝、伊丽莎白美容会所、金逸国际影院等,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同时佛山消费者购买力上升,向往选择更多种类和更优质的商品。例如南海广场在2011年引入港式高端的百佳超级广场,当中有10%的商品是从外国进口;而天河城也将在2012年底落户南海金融城;使佛山的消费商圈更多元化和更丰富。

  为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广州和佛山的市政府统筹协调两市规划,以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广州、佛山两市的同城效应,构建广佛都市圈,提升竞争力。广佛地铁在2010年开通后,广佛城区的中心路程只需40分钟;佛山地铁沿线的同济商圈、普君商圈、魁奇路商圈逐渐壮大,加上传统的祖庙商圈、东方广场商圈、季华商圈,增加佛山消费市场的吸引力。加上广州和深圳零售市场竞争激烈,使商家向珠三角区内的二、三线城市进军。

  邱丽萍又指出,珠三角的交通逐步完善,为城市间带来互补协调发展,但亦带来竞争。例如广州的消费者喜欢到佛山吃喝玩乐,而佛山的消费者则喜欢到广州娱乐购物。除了面对佛山市内的竞争外,佛山的零售商更要面对广州零售市场的挑战。特别是中高端的消费品,佛山的消费者大多倾向到广州、甚至香港购买,因为品牌款式和折扣优惠比佛山多。

  去年12月,广州的商场和店铺布置圣诞节装饰和举办活动,但佛山的零售商则比较注重传统的农历新年。当然一些生活基本所需的商品,消费者仍会在当地购买。据佛山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的资料显示,近两年佛山已新增了200多万平方米的购物广场。随着这些商业项目陆续开业,必定增加佛山消费商圈的竞争。

  肇庆消费商圈高度集中

  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几个城市的市政府将联合构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当中以广佛肇经济圈规模最大,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7486亿元。在广佛同城的基础上,2009年广州、佛山、肇庆签署《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劳动力和产业双转移为重点,实现2020年广佛肇一体化的目标。

  邱丽萍预期,广州将继续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加快转型升级;佛山则发挥産业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而肇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广佛的传统产业转型及新兴产业区。预计广佛肇一体化将有助肇庆经济加速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此外,当广佛肇城际轨道通车后,由广州到肇庆只需约1小时;相信到时肇庆的消费商圈发展,将会与佛山的经验和模式相近。

  目前肇庆的人口较少,零售业是典型的三、四线城市模式。端州路消费商圈已集中了针对不同定位档次和目标消费群的购物商场。例如广百时代广场主要针对白领和公务员消费,定位高端;由于居民消费力上升,肇庆的广百百货有60%-70%的商品是与广州的广百百货相同,方便肇庆的消费者在当地也能购买到广州的商品。旁边的星湖国际广场内有电影院、大润发超市、餐厅等,提供全面的家庭式消费。附近的好世界购物中心的目标顾客以年轻人为主,潮流服饰和电子产品都可找到。由于肇庆消费商圈以当地居民为主,所以广百百货和好世界购物中心都设有超级市场,方便市民购买日常生活所需。

  城市居民消费模式改变

  邱丽萍又说,城市生活忙碌,内地消费者在假日时都倾向选择能提供购物、餐饮及娱乐服务的一站式购物中心消遣或聚会,各适其式。特别是中产阶层,较少前往人多挤拥的步行街购物,他们选择前往在自己或朋友居所附近的商场,或某些有特别设施配套的商场。父母逛商店时,孩子可以在商场内的儿童游乐场玩耍,接着一家人可以到电影院看电影,最后吃过晚饭才回家。一些购物中心内的儿童早教中心,旁边有为女士而设的水疗和美容中心,方便妈妈在孩子上学时放松休息。

  近年,内地的购物中心越来越重视餐饮服务,一些新落成的购物中心约有三成的店铺面积经营餐饮业。一般情况下,餐饮业的租用期是7至10年,较零售商店的3至5年长;因为餐饮业的投资成本高,所以回报期亦较长。相对购物中心,百货公司的面积较小,功能以零售为主,提供的休闲和餐饮服务较少。因此一些百货公司与购物中心并存,加强优势互补。

  年轻上班一族工作压力大,喜欢不时购买小礼物奖励自己。随着地铁网络日渐庞大,地铁站内的商场亦逐渐兴起,比较突出的有广州的恒宝广场、流行前线和天河又一城。以天河又一城为例,位于天河城西路地下,连接体育西路站,是市民来往体育西路南北两端的必经之路,并有天河城的成熟消费商圈作为依托,平均每日人流量达20万人次。

  不过,由于大部分消费者都行色匆匆,所以他们倾向购买售价大众化的产品,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虽然地铁能带旺人流,但一些地铁站店铺的客流量则未如理想,原因是附近的消费商圈仍未成熟,途经的消费者仍未有购物的心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