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1年房地产用地管理调控等情况。国土部执法监察局巡视员王宗亚表示,今年国土部将联合相关部门,选择“小产权房”问题相对突出的城市,开展“小产权房”的试点清理,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目前正在研究中。(2月22日《新京报》)
有关部门表示要清理小产权房,而且还明确表示要从今年开始,终于让这个久拖不决的问题明朗化了。有关部门采取试点清理的方式,相信也会得到舆论认可,因为小产权房成因复杂,牵扯面广,必须要谨慎操作,先行试点,只有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统一治理方案,才可能实现法律与民意的平衡。
但是,在笔者看来,即使是试点方案也应该问问民意,而不能是政府部门单方面行动。从报道中看不到有关部门就试点方案要公开征求意见的表态。如果试点方案不问民意就实施,不但试点清理小产权房的效果会打折扣,而且还有可能让本来就复杂的问题更加复杂化、扩大化。
有关部门目前只是表示,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小产权房”不得确权发证,不受法律保护。但究竟如何进行清理,公众云里雾里。因此,正在研究中的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成稿后,首先应该征求民意而不是立即操作。只有让官意和民意达成基本共识,试点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从现有法律来看,小产权房的确是“非法产品”,不受法律保护,但我们要看到,小产权房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了,而是一个与体制、机制有着密切关系的政治、经济、民生问题。例如,小产权房产生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度的划分和集体土地上市流转机制的缺位,是高房价时代的“副产品”。可见,不能只从法律上来审视小产权房问题,也不能直接用法律之剑搞“一刀切”。
据悉,全国小产权房面积将近60亿平方米,有的城市小产权房所占比例将近一半。这就提醒我们,设计小产权房清理方案时,征求民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影响面太广。尽管有关部门过去对小产权房进行过抽样调查,围绕小产权房也研究了多年,但调研结论是否与民意诉求相吻合,还是一个没有拉直的问号。
或许在有关部门看来,试点清理是小范围操作,影响面不大,试点方案不需要征求民意。但笔者以为,即使是试点,也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试点人群的利益同样需要考虑,因为我们不能拿少部分试点人群当“试验品”或“牺牲品”,理应公开试点方案,给予每个人表达意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