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水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典型的传统村落,纵横交错的水网和具有田园风光的桑基鱼塘构成了岭南地区特有的乡土景观。水是水乡的灵魂,它在村落及区域的生态安全保障、经济发展、文化延续和社会网络构建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快速城市化使许多水乡村落正面临着被城市吞噬或蚕食的威胁:大量农用地被城市用地、工业用地侵占,传统村落格局遭到破坏;河道被渠化甚至被掩盖,水系结构不再完整,水上交通逐渐荒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水质污染愈加严重;历史悠久的古建民居也因修缮不及时而逐渐衰败。城市化虽带来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繁荣,却使岭南水乡濒临灭亡的边缘。
2010年10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专业与瑞典隆德大学可持续城市设计专业师生合作开展了高赞水乡设计研讨课程。本文将以此为例,简述水乡再生的保护理念与策略。
一、规划背景
高赞村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东南,距镇中心区5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 。在顺德区2009-2020年总体规划中,高赞村被列为建议保护的特色水乡村落之一,“岭南水乡”也被确定为顺德未来城市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高赞历史文化悠久,宗祠、庙宇等传统建筑数量较多,开放空间、植物种类丰富,河道结构、水上交通保存较好。村庄周围以第二产业为主,村内商品经济规模较小,对外联系薄弱。由于违章废弃建筑、环境污染、风格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水乡逐渐衰败。
水乡再生,意味着以“水”为核心组织的生活形态的回归,使水网基塘恢复原貌并注入新的生长动力,吸引人和产业在村落空间上的集聚。设计围绕水上交通、文化景观、都市循环、漂浮水乡、防灾系统、城乡边界发展、健康导向空间发展等多个主题开展。不同主题下又按照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尺度进行了规划策略研究。
二、规划理念
1、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水乡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整个珠三角地区出发,制定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产业用地类型、用地格局的控制,避免水乡周围的土地被肆意开发,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进行开发,保证区域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对资源与传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对水资源、固体废弃物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加儿童活动场所、公园、广场的数量,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加强传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及时修缮旧建筑,适时置换新功能,注重对古建民居、传统习俗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以乡村建设为基础的城乡统筹
保护岭南水乡要以乡村建设为基础进行城乡统筹,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 ,处理好水乡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周边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吸引城市资金为水乡注入新的价值,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化水平,促进村域经济转型,吸引更多的人和产业集聚。
3、适度经济开发与整体保护
岭南水乡的“开发”与“保护”决不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保护岭南水乡要保留并重新激活建立在水网和基塘基础之上的产业,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适度开发可增加地方收入,为当地居民谋福利,既能够确保保护资金的来源,获得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又与地方政府谋求经济发展的愿望相吻合。水乡的整体保护要从珠三角地区出发,组建科研队伍考察水乡的发展现状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级定位,构建保护网络。在针对单个水乡进行保护规划时,要考虑到它在整个网络中的特色定位,从村落格局、水系结构、开放空间、古建民居等多方面进行整体保护。
三、规划愿景
1、恢复并完善水系统,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水是活的生态系统,水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于与土地、与生物的联系;在于其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水的价值需从完全的生态系统服务上来理解和评价。水乡再生首先要治理好水环境,恢复水作为生命系统的完整性,恢复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生产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服务。从区域出发,增强水系的连通度、恢复完整的水系统,预先建立防灾系统,以保障珠三角地区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改善水环境。从村落出发,改善水质,设计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村内的水循环。
2、创新“水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水乡再生要以创新“水经济”为主要目标,发展以水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使水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发展区域水上交通,开发多种水上运输工具,如小船、皮艇、水上巴士和货船等,作为村民出行、游客观光和货物运输的重要交通方式;发展水乡特色餐饮旅游,打造水上餐厅,开展水上聚会、水乡沙龙等活动,设计针对不同客户群的旅游产品,例如水巷一日游、精品两日游、深度休闲游等;开发水乡地产,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基底,以水乡景观为核心竞争力,开发住宅、商业地产、旅游休闲地产等;发展桑基鱼塘模式的生态农业,进行水产养殖和水果种植。
3、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延续水乡文脉
保护水乡最重要的就是保护水文化和延续水文脉。宏观上,建立水乡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对区域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水乡村落进行评价,确定保护级别,制定保护策略;中观上,对村落中散布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存及街道巷弄、沿河走廊、桥头、集市、广场等景观元素进行评价,确定需要保护的节点、区域、边界、道路和标志物,开展多层次、多目标和多方法的整体保护,以展示水乡发展历程中的地域历史文化;微观上,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通过影像、文字等载体记录遗产历史与保护现状,进行建筑功能更新或景观节点改造,开展详细规划设计工作。此外,要深入挖掘水文化遗产,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习俗的保护,定期举办水乡文化节庆活动,使赛龙舟、祭水神等民间习俗得以延续。
4、注重公众参与,实现民间自治管理
水乡再生需要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通过建立公众参与的责任机制,培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村民自下而上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由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各方可操作执行的实际行动,注重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协调与平衡,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化。只有村民、开发商、政府官员及规划设计师的持续的完全参与再生过程,才能赋予水乡真正的活力。
四、小结
岭南水乡的再生需要先进的规划理念,共同的规划愿景以及切实的规划实践,只有三者相互协调一致,才能为水乡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水乡的再生。不同主题下的规划实践为水乡的再生提供了新思路。例如:通过建立文化景观网络,激活水乡,抵御城市的无序蔓延;从预置防灾系统规划入手,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保留自然景观基底,与城市同期建设防灾系统。不同主题下的规划也说明了水乡的再生规划应该是一个多解规划,最终的规划成果需整合多个主题,取各家之所长,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