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春联是何种城市管理逻辑
时间:2012-02-09 11:14:57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李玉
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使当时所挂的桃符和现如今的对联 (最初的对联就是写在桃符上)并不完全相同,但这个东西要悬挂一年任其自然破损褪色总归是悠久的传统。然而,在陕西渭南,却发生了正月还没过完,城管就上街撕对联的事。
渭南市临渭区城管执法办下发了通知,要求从正月十六开始,“清理整治沿街门店张贴的春联、悬挂的灯笼、彩旗、道旗及橱窗上各类宣传条幅、宣传海报、招聘
启事、张贴画等小广告……”针对春联的原因是,“个别沿街门店和居民住宅前的春联出现破损、褪色等现象,加之春天风大,破损的春联随风摆动,严重影响了市
容美观”。(2月8日《华商报》)
破损的春联随风摆动,确乎不太美观,但要说是“严重影响了市容美观”,只能说明渭南城管对市容“美”的要求过高过细。从另一方面说,一个在新春正月,春联、灯笼、彩旗就消失了的城市,渭南城管会认为它是“美观”的,似乎又说明,他们对于“美”的理解太过独特。
这当然是渭南一地比较极端的例子,国内其他城市当不会群起效仿,只要不身在渭南,大可一笑了之。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国内的城市管理者都变成了“秩序
控”,他们理想中的城市,方方正正整齐划一,为此可以不耐其烦到连商铺的牌匾都要规定其色彩、规格、高度。在这样的理想下,各地对游商小贩和乞讨者的歧视
和驱逐就难以避免,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规矩”,而且非常影响“市容”。但实际上,参差多态原来就是生活本质,强求一致无异于缘木求鱼,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
差,最终让夹在其中的“城管”在中国成了一个掺杂着血泪的巨大笑话。
所以,渭南正月撕对联也无须惊讶,一定程度上,这简直是此种城市
管理逻辑下的必然产物。有些批评者说渭南“不尊重民俗”“不照顾民情”,在我看来,也属于隔靴搔痒,矛头所向,该当是这种城市管理的逻辑,至少也需要问一
句,城管执法部门怎么就有了规定“市容美观”的权力?
究竟何者是“美观的市容”,从事城市规划的人也许更有发言权,城管和普通公众最好多听从他们的意见,渭南撕春联的事也可就此打住,而我们从中可以汲取的教训是,即使戴着顶诸如“保护市容美观”的政治正确的大帽子,政府部门也当抑制自己实质是“乱作为”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