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牢牢把握“三农”发展稳中求进总基调(3)(4) (5)
时间:2012-02-09 11:10:14
来源:《农民日报》
保持“三农”发展好势头要求稳中求进。2011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喜人,粮食总
产登上1.1万亿斤台阶,连续第五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连续8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实现较快增长,达到6977元。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
展,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在成绩面前,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这样的好势头不是凭空得来的,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可以不需维护就
能一劳永逸的。它是我们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三农”自身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三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三农”
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最核心、最基础的支撑就是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三农”战略思想、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践证明,今日“三农”的好形势就是重
中之重思想之根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之藤结出的丰硕之果。稳定、丰富、强化行之有效的“三农”思想和政策,是稳中求进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特别是在“三
农”发展顺利的今天,更要强调稳中求进。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少,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
作松懈。
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求稳中求进。尽管这些年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生产能力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保
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
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灾害呈多发频
发重发态势,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还要看到,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因素增多,除去国内农业生产情况外,还有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
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当前,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中东变局和紧张局势推高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对农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挑战。确保粮
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变得异常重要,稳中求进的要求也变得异常迫切。
保持和扩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求稳中求进。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民增
收实现“八连快”,尤其是近两年来,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有缩小。但是,农民增收的长效和内生机制尚未形成,影响农民增
收的制约因素仍将长期存在。当前,提价、补贴的增收空间有限,务工增收也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财产性增收的体制机制约束依然存在,而通过增产、提质、节本
来扩大增收不仅需要依赖科技创新,也要假以时日和不断努力。扩大农民增收依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依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保持农业农村工作稳
中求进,不仅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创造良好环境和重要保障,而且还会为农民增加新的就业途径、拓展新的增收渠道。
统筹协调“三化”和新农村建设关系要求稳中求进。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
代化,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重点要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农业基础薄
弱、农业从业人口庞大、水土资源紧缺等都是长期存在的制约因素,也将贯穿现代化进程的始终,实现“三化”同步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夯实基础、稳步推
进。这些年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但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
的快速发展,固然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并不会自然带来农村面貌的较快改变,如果处理不好,城乡差距还会扩大。同时还要看到,我国人口规
模巨大,即使今后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仍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必须让他们也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扎扎实实地稳中求进。改
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50%,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史无前例、世所罕见,但我们的城镇化结构还不够合理,水平还不够高,土地的城镇化超过人
口的城镇化,进入城镇的农民工绝大多数还只是有就业难安家。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稳中求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农民
有序进城务工、安家落户。无论是统筹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还是建设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都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求稳中求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
源余地越来越小,靠不断增施化肥农药越来越难以为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现代
农业建设。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
大创新成果依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滞后。与此同时,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
级,意味着曾经习惯的方式需要改变,它需要探索和尝试,也不可避免有改革的阵痛,更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完成的。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不仅必须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和好氛围,而且要着力建设一个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制度环境、生产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才环境。这也就意味着,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要确保“三农”发展的总体水平稳中求进,还要确保农业科技进步本身稳中求进。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要求稳中求进。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加速由农业
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村社会各种要素也加快由静态到动态、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各个领域
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加快、生产资源整合加速;农村经济结构发生
深刻变化,农村的分工分业不断细化深化,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农户经营项目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利益诉求也不同;农民思
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要求平等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的意愿也不断增强,希望更多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的要求日趋强烈。农业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
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乡镇治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进乡镇治理机制改革创新都需要农业农村工作要坚
持稳中求进,不稳不行,不进也不行,既不能不顾实际、不顾民情一味求进求快,也不能不思进取、瞻前顾后,一定要在稳的基础上求进。
保
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农业农村稳中求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年均超过9%的高增长率、连续20年稳居世界经济增幅首位。但是,任何经
济体的增长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中国经济亟须探索一条长期平衡、持续平稳的增长之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适当地减速、主动放缓一下步伐,实
现经济软着陆,将使中国经济发展更稳健、更安全,也有助于减少增长的代价,有利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稳中求进总基调的重要背景
之一。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确保农业的稳定坚实,必须夯实农业的基础支撑,必须强化基础之基础、支撑之支撑。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农业不
能保持良好势头,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中国经济走向持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三农”发展特殊规律,实现农业
农村发展的稳中求进、好上加好,无论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还是对农业农村发展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实现“三农”发展的稳中求进?
全面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持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始终坚持把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作为核心支撑。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发展一个最基本的经验是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三农”战略思想。如今,站在“八连
增”和“八连快”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越是“三农”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强调重中之重的核心支撑;越是“三农”发展的黄金期,越要丰富拓展重
中之重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深刻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全
社会范围的重大问题。农业形势好坏、农民收入高低、农村发展快慢以及农民工近况如何,也会更多地反应到工业和城市中来,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
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份额会下降、农村人口会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三农”问题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要在全社会形
成践行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浓厚氛围,稳政策、稳基础、稳投入、稳思路、稳人心,政策加力、基础加厚、投入加多、思路加宽、人心加强,坚持不懈地加强和夯实
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的理论支撑。
始终坚持把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在我们这样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要根据“三化”同步推进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带
动作用,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推广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对扩大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
用,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
度,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为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创造良好条件。
始终坚持把加大“三农”投入
力度作为重要条件。要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要求,强化政策宣传,规范操作运行,搞好实
施配套,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要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宁愿少上点建设项目、压缩些其他方面开支,也要
确保“三农”投入。要突出重点,加大对主产区、特别是粮食和生猪等生产大县的支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要有
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为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夯实物质基础。
始终坚持把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作为首要工作。要把发展粮食生产和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粮食和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持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持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持续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切实让重农抓粮者、支农兴粮者、务农种粮者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
工作上有动力,形成种粮荣耀、抓粮光荣、支粮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要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统筹推进
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稳定发展。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着力抓好蔬菜、猪肉、牛羊肉、奶业、水产品等生产,建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努力稳定生
猪生产,加强生产监测和形势预判,适时启动调控措施。大力扶持牛羊肉生产,加强牛羊大县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牛羊肉供应能力。要采取措施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不断档,农产品价格不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