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贫困之上再添“病”
时间:2012-02-08 10:20:19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金海燕
近日报载,中国目前的高污染企业很多承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污染大转移”,而如今在国内,也正在经历着相似的过程。从国内治污力度看,越是贫困的地区,监管越松。而哪里监管松,高污染企业就往哪里钻。
欠发达地区因为脱贫心切,加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具有滞后性,只有经过长期的损害,才能显现环境污染的后果,因此,百姓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较其他
地方为高,而有些地方的领导者受“唯GDP至上”畸形政绩观的驱使,对污染企业进入欠发达地区,也有意无意加以纵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月9日
报道,在内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事件中,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的石药集团把污水排放到23公里以外的“污水湖”里,令人不可思议的
是,23公里的管道和祸害周围百姓的“污水湖”竟是政府给污染企业“专门量身定做”的。
欠发达地区的百姓对污染的容忍度高一些,或者
因为脱贫心切,或者出于对环境污染之害缺乏切身的体验,可以理解。然而,作为当地政府的领导,如果让百姓在贫困之外,再给他们添上一个“病”字,不仅负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恐怕在良心上也有问题!然而,如今偏偏一些地方的领导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丢掉了起码的良心,把引进污染企业来做大GDP当作自己的政绩
追求。因此,在污染企业迁往欠发达地区的趋势中,我们不仅要强化对污染企业的法治化管理,加大处罚力度,更要对地方领导强化责任追究。地方领导一把手对环
境污染承担第一责任,不能只停留在嘴上。
欠发达地区不仅百姓相对贫困,医疗条件较差,而且生态环境脆弱,经不起“先污染、后治理”的折腾,因此,污染企业不能轻易往这些地区迁移,当地领导更要把住引进企业的环保门槛,让百姓既能脱“贫”,又不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