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民议节后用工荒:留住心才能留住人
时间:2012-02-06 09:19:4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陈伟 

  春节假期已过,工厂陆续开工,“用工荒”这一难题再次凸显。据新华社报道,受国内外经济新形势、省域产业步入新格局、务工群体产生新诉求等多重影响,今年的“用工荒”呈现企业与员工、中西部与东部、二产与三产之间的“三碰头”现象。

  有网民认为,由于“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用工出现区域性与结构性短缺在所难免。为此,用工大省有必要切实留住外来务工人员的心,而关键在于解决其深层次需求。

  区域性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网易网友“廖保平”称,“用工荒”不是一个新问题,2004年以来就屡见不鲜,却又是一个颇有意味的事情。第一,“用工荒”多发生在沿海地区, 中西部相对少见,是区域性“用工荒”;第二,呈现在表面的是“用工荒”,其实细察会发现,是缺少电子、家具、制衣、玩具等企业生产线上的普工,而不是高科 技、高附加值企业的高工,是结构性“用工荒”。

  廖保平认为,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随着产业梯度转移,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往中西部转移,当地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部分地实现了富余劳 动力的就近就业,留给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十分有限。看起来可能沿海企业开价相对要高些,但劳动者会考虑背井离乡、户籍壁垒等其他高昂成本,两相抵 消,再投奔沿海打工的热情必然大减。

  第二,一场大规模的产业梯度转移还在进行当中,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未充分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在这个转移过程当中,中西部地区的 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很多农村人口“就近入城”。尤其是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出台,中西部大中城市的发展机遇也相当多,并非一定要到沿海才有发 展。

  发展阶段的“分水岭”

  有网友说,“用工荒”看似一个劳动力市场问题,如果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去理解,可以视为发展阶段分水岭的重要标识。一个标识就是“刘易斯拐点” 来临,即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一去不返,劳动力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稀缺品,劳动力的价值要获得重新评估;另一个标识就是“转型拐点”来临,劳动力不可能无限 供给,必然要求经济发展转型,要从低端、粗犷转型为高端、集约,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这就需要沿海地区,甚至不久的将来在中西部 地区,都要“腾笼换鸟”,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有网友认为,要切实留住务工人员的人和心,创造有利于外来务工者融入当地生活的条件是当务之急。在这一点上,劳动力输入地政府部门可大有作为。

  从源头化解“用工荒”

  新华网网友“胡文鹏”认为,要真正从源头上化解“用工荒”,还需要立足长远,开出治标又治本的药方。

  药方之一: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随着务工人员中80后、90后年龄段的不断增多,他们在选择岗位时,更多地看重自身能力提升和长远发展空 间。如果企业能为务工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不仅能加大他们对企业的情感黏度,还能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社会适应力,企业也可选择优秀务工人员委以重任。这样 一来,务工人员能从“培训—晋升—再培训—再晋升”中看到发展前景。

  药方之二:提高务工人员的薪资激励。企业需要在务工人员的薪资激励上有所创新。一是应该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将务工人员的薪资与工作年限结合, 采取连续累计的方式逐级增长,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二是应创造多种渠道,让务工人员充分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事务,尊重其首创精神,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最 后,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尝试员工分红制,即拿出一定的利润在全体员工中平均分配。

  药方之三:改善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当下,务工人员如候鸟般四处迁徙。这一现状折射出务工人员在工资待遇、社会福利、住房安置、子女上学等 方面所遭遇的诸多尴尬。例如,务工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信息未充分对接、管理未实现联通,不少务工人员在老家参加新农合,却无法在工作地享受到 相应福利。再比如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高费用、高门槛让不少务工人员望而却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