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 场的影响,已经从下游销售逐渐深入到上游的土地市场,底价和流拍已经成为近来土地市场的惯例。进入2012年,一个新的现象被业界所关注:开发商对于商业 用地和商业项目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截至1月31日,当月成都土地市场已经和将要出让的商业用地地块多达12宗,这一体量刷新了近5年来同期最高推量记 录。其他10宗挂牌土地均为商住混合用地,且商业用地面积均大于住宅用地面积。商业地产或许已经成为开发商新一轮追逐的主战场。
底价成交激活中小房企
从成都市2011年地块成交的价格来看,开发商拿地的态度比2010年谨慎得多,特别是下半年的土地几乎都是以低价成交,买地的和卖地的都已经习惯了“底价”,流拍也不能再引起一丝惋惜。
有便宜的地,买不买?这是个问题。遍地的流拍和底价成交,对许多开发商来说不是诱惑,而是陷阱。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复制保利在2008-2009 年的逆势拿地,由此才有2010年、2011年连续稳定楼市冠军的神奇案例。一些龙头企业出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仍然拿了少量地块,但和前几年的土地储 备速度、规模相比可谓九牛一毛。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就曾在年前公开表态,“市场比前一段时间形势更加严峻。在对待土地购买这一问题上,恒大方面将持更为谨慎的态度。未来 几个月,恒大不会购买新的土地,但以前跟踪一两年的项目还会购买。”与恒大的思路类似,更多有持续发展意图的开发商,往往更愿意进行项目收购而非简单的土 地购买。佳兆业成都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公司在2012年依然会有土地储备的计划,之前也有过一些调研。但是,也不排除直接以项目收购的方式获得土 地。”
大型企业的撤退和观望,给中小企业留出了一些空间。成都不少本土中小企业冲着底价或是接近底价拿地而来。例如,树明房产拿 下龙泉的114亩地,几乎全额付款;汇厦房产则以42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的底价在2011年的土地收官之战中,拿下城东潜力片区的土地,而之前,某 企业在其附近拿地楼面地价为7300元/平方米。树明房产董事长王树明认为,只要账上有钱,现在中小房企进行土地储备肯定是时候。只要是在风险可控范围之 内,就算不是最低点也应该出手。否则再等到土地市场群狼逐鹿的时候,又会被排挤到边缘了。
商业用地受关注
步入新年后的第一个月成都商业用地推量创下了近年来之最。来自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年1月成都商业用地供应3宗,净用地面积 35218.82平方米;2011年1月成都商业用地供应9宗,净用地面积552704.88平方米;待到2012年1月商业用地出现井喷,整月成都商业 用地供应 12宗,净用地面积719894.16平方米,楼面地价也从2010年的623.63元/平方米涨高至1126.18元/平方米。
为何在土地和楼市都极度低迷的情况下,成都土地市场却出现了狂推商业用地的一幕?“第一,住宅市场限购将部分实力买家和投资者踢出了局,不少买 家将眼光放到了商业地产上。开发商在调控政策重压之下,选择商业地产避风也成为了众多房企躲避楼市调控政策的逃生之术;第二,商业地产租金能够在未来提供 稳定的现金流,让处于股市低迷期的社会游资涌入了不限购的商业地产;第三,大都市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商业地产持续给力,商业用地供应和城市规划有必然联 系。”业内人士分析。
市场需求决定供应变化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成都的商业地产中,仅城市综合体项目就超过80个,2012年整年预计将新增270万平方米供应量,且新增供应 量大部分集中。“市场需求决定着供应变化,住宅地没人要,商业地被瓜分,今年1月出现的商业用地集体亮相的现象相当正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如是 说。2011年成都商业地产迎来了一个发展期,高溢价比比皆是,“既然2011年成都商业百花齐放,那2012年趁热打铁也是一种理所当然。”
在“限购令”出台之前,商业地产并不被开发商们看好与钟情,由于其投资大、回报期长、操作难度大直接考验开发商的实力与经验,不少开发商将商业 地产作为“禁地”从不跨入。当下,因为住宅产品线受到影响,商业用地才有了水涨船高的局面。“不管地块好还是不好,只要是商业用地先拍下再说。”这是一位 参加土地拍卖会的开发商的原话。
也有人对土地市场的“商业风暴”保持一定的谨慎,认为属于个别情况,不足以作为市场趋势来总结。“商业用地只是去年12月的放量的延续,在整体 大大、回报期长、操作难度大直接考验开发商的实力与经验,不少开发商将商业地产作为“禁地”从不跨入。当下,因为住宅产品线受到影响,商业用地才有了水涨 船高的局面。“不管地块好还是不好,只要是商业用地先拍下再说。”这是一位参加土地拍卖会的开发商的原话。
也有人对土地市场的“商业风暴”保持一定的谨慎,认为属于个别情况,不足以作为市场趋势来总结。“商业用地只是去年12月的放量的延续,在整体 大势低迷的情况下,动辄抛出 ‘井喷’论调并不能取得行业共识。”万隆行分析师肖邦这样认为。用商业地产项目产生的利润来弥补住宅市场的盈利压力,在未来两年内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运作难 度,考验着开发商在产品、营销、运营、服务等全面的商业体把控能力。一拥而上带来的鱼龙混杂会为商业地产的发展埋下隐患,从近两年住宅地产的走势不难看出 商业地产不会永远“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