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因为父母大部分时间住在南京,我这几年一直在南京过年,老家盱眙农村已有多年未回。不知不觉中,那个靠近洪泽湖边,以龙虾闻名的地方,已渐行渐远,成了一种记忆。
从前几年的回乡所见以及近年来父母的言谈中,一直有这样的印象:农村一直在不断的变迁中,规律是“人往高处走”,也就是从行政体制这根“生物链”的最底层向上迁移,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县市,再到大中城市。通常来说,一代人迁移一次,对于家族或家庭来说,都是一次伟大的进步。
而打工族则会 “一步到位”,从农村的村组直接进入大中城市务工,他们本身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后返回老家生活。但他们的子女如果在城市长大,则往往很难适应老家的生活方式,只能被动地融入城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是通过这种不同群体的“高处走”意识,逐渐加速发展。
说这些,是为了说明,像我这样,远离老家过年的人正越来越多。老家的“年味”也淡了很多,听说小时常见的大年初一走街串巷的 “花船”队伍(类似于舞龙团体)已很难见到。
再把话题延伸开来,“农村户口”和“农村人口”的区分同样让人头疼。今年,全国多所高校纷纷表示要在自主招生政策中扩大农村生源的比例。我和不少高校的招办老师聊过,他们也普遍感到困惑:到底什么叫“农村生源”?是指在农村读书的学生,还是“农村户籍”的学生?
事实上,一方面,在县的层面,由于近年来的教育政策,乡镇高中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消失,即使有,教学质量也差,哪怕名校提供优惠,学生也难以考入。另一方面,在“县中”的学生中,很多孩子即便家境普通、父母务农,他们的标签也可能是“城镇户口”。就是说,北大、同济这些想要多招农村生源的名校,拿着放大镜挑选“农村生源”,也很可能不知怎么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