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村委会主任付建华最近很忙,村里的沙石路年久失修,他和村委会的其他成员计划用卖掉村集体树木的钱款修路。
按照规定,如今村上的重大决策必须经村民委员会同意,他们这几天正挨家挨户地宣传这件事的意义,以期使修路计划得到多数村民的同意通过。
这是大家的权利,必须得尊重,付建华说,从第一次海选村委会主任至今,村民们已经懂得在生产和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自主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中国农村,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正被农民所拥有,而作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发源地――吉林省梨树县,选举、管理、决策、监督等词汇,在广大村民中使用得也一天比一天普遍。
这些变化我们想都想不到,但这是方向,根本档不住。北老壕村第一届村委会成员孙国清说。
1986年末,由于村领导班子不和,村支部领导又由乡镇政府委派只对乡里负责,许多关系到村民利益的工作开展不了,梨树县政府决定把北老壕村作为试点,让全体村民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自己选村主任。当时的初衷很简单,就是领导解决不了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解决。曾经全程参与这一事件的原梨树县民政局副局长徐谦说。
然而,简单初衷引发的却是一场全国性的革命,这种政府事先不划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的方式被称为海选。
孙国清提起当年选举的情景仍激动不已:壮观极了,全村人几乎都投了票,最后选出了46名村民代表。我就是由这些代表推选,从一个小队会计直接被任命为了村委会副主任。
1986年12月,年仅37岁的孙国清在一片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和其他8名委村委会成员一起走马上任。那个时候,连党员都不是的他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次履新,竟开创了新中国建国以来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先河。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梨树县的海选经验作为当时中国诸多民主试验中的典范很快在全国推广,国家于次年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并在1988修订后正式施行,农村基层直接选举方式在中国从此有了法律的指导和保护。
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梨树县完成了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60.4万个村委会中,经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已有230多万人,95%以上的村委会都依法实行了直接选举。
越来越多涉及村民利益的问题,开始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解决,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走上了一条坚实的道路。
集体定事、群众评事、村民提事、干部代事,如今在梨树县,村民参与自我管理和决策正变得平常。过去村上的事情由几个干部说了算,现在村上的大事都交群众讨论决定,北老壕村一社村民杨春学说,我们有自己的村民委员会,对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和监督。村民们还成立了理财小组,多次查过集体支出的帐。我们还给村里的发展提出过建议,都得到了落实。
2001年,杨春学和其他几名村民代表委员会成员联合向村里提出,当地交通不便利,应该有一个自己的集贸市场。村委会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辟出了村里的一块空地,在农历逢七和十七之日向村民开放,让大家自由贸易;2002年,老北壕村的村小要维修,经村民代表讨论后,大家一致同意集资买瓦,不到一周,学校的校舍就维修好了;2003年末,村民理财小组在查帐时,发现村上有多笔不合理吃喝费挂帐,责令当时的村委会将钱进行了偿还。
付建华表示,有了村民的监督和管理,村委会的工作变得既好干也不好干了,好干的是一些涉及集体利益的事情,只要村民委员会表决通过,就会很快得到执行,再也不用他们东一家西一家地做工作了;不好干的是,一件事情从计划到实行,方方面面都会受到村民的监督,哪个地方出点差错都会受置疑,因此工作需要做得更细、更精才行。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景跃进认为,村务公开做起来比选举的难度还要大,虽然没有选举那么轰轰烈烈,但对村民生活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改变乡村政治过程而言,它更具有实质性。
比以往,我们必须更重视为村民服务,需要更多地听百姓意见,付建华说,我是大家选出来的,服务不好,下一届村民就会选别人。
为了加强服务村民,付建华上任以来动了不少脑筋,在提供生育证审批、新生儿入户、户口迁移、建房审批、低保户审批等20余项常规服务的基础上,将就业培训、良种求购、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销售等10多项内容纳入了服务范围,并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下一步就是琢磨如何在带领大家致富上再想点办法,村里富裕了,大家服气了,我这村委会主任才能得到更多选票。付建华说。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说到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其最广泛的表现形式就是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景跃进说,民主的方向和潮流不可阻挡,从80年代的兴起,到90年代的高潮,到如今的习以为常,我国村民自治政策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逐步法制化、规范化,这是中国进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