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对樊纲先生的演讲点评是很困难的,因为樊纲先生是著名经济学家。我愿意就城市化的质量问题,结合刚才樊纲先生的演讲,说几点我的感想。我认为,樊纲先生讲得很好,他突出讲了城市化层面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第一是人的城市化;第二关于效率,这个效率讲的是城市设施的系统性质量问题;第三提到了城市设施的覆盖率。我同意他的这些观点,就这几个方面讲一点点我个人的看法。
城市化是一个大难题,虽然城市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必然经历的过程,特别在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世界各国在不同的时期,都经历了城市化,有的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我们现在强调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其实,城市化本来就具有特色。因为城市化的过程,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现状等各种条件相联系着,没有一个世界通用的模式。
我始终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地转化为城市人口。简单说,农村人口的比例逐渐下降,城市人口的比例逐渐上升。上升的速度、变化的形态、发展的形态在各个地区都不一样。
从 2003年我们参加了国家科委当时对重大科技战略发展问题研究,当时我们做的研究报告,就提出城市化是社会共存,可能这个概念有一点奇怪。所谓社会共存,实际上是指牵着整个社会,我个人认为城市化问题是国家战略性问题。
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重视城市化的质量和水平,我非常同意。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每年平均城镇人口比例要增长一个百分点左右。这个速度有些人认为并不快,我认为比较快了。因为这个要从比较的角度看,全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已经是很快的速度。同时,城镇人口绝对数量也在增长,现在大概全国六亿多,城市化的比重达到了40%。我觉得今后确实应该着重研究城市化的质量,而并不是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所以,就全国普遍而言,我们现在应该重视的是城市化质量,第二位才是数量。
我很认同樊纲研究员提到的城市化最本质的是人,是人的城市化,简单说就是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近二三十年来,大量的农民进入了城市,我们应该加以分析,因为每年从农村流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到城市里来打工的有一亿多。可是真正能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的只有其中的百分之十几,可能有一千多万人,从户籍上或者从身份上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大部分百分之八九十是流动式、候鸟式的。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生活当中看到很多,很多农民工年初来了,快过年又回农村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春运运量之大是世界独有。实际上除了学生放假回家之外,最主要就是农民工,这是一种独特的现象,说明来城市里打工者提供的劳动力量远远超过他们中比较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数量。这个情况几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真正能够在身份上变为城市人口数量的是小部分,这表明城市化进程在中国这样国家的难度。这里面既有客观上的困难,也有政策上的某些障碍。这些政策障碍并不是没有被认识,而是牵扯到方方面面不容易解决。
考察一下各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这样的现象在其它国家也是存在的,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国如此。我们中国显得比较突出,确实是因为我们城市化速度比较快、城市的准备或者是各方面准备还远远不够。我相信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通过各个方面做出努力,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关于城市化质量和城市质量的关系和区别,我知道城市化委员会有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研究城市化的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这个研究我首先肯定非常好,可是我想有一个概念要弄清楚一些,就是城市化的质量并不等于是城市的质量。这个城市化质量的考核指标分为好几个方面,这个里头有一部分,不是城市化的指标,而是城市的指标,可能一字之差。它有联系,可是也有区别。城市的质量,包括樊纲研究员提到的城市设施覆盖面的问题,城市设施的系统性问题,关系着城市的质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但和城市化有联系吗?当然有联系。我认为城市化的进程必然能够提高城市的质量。关于城市的质量,我在这里简单理解为大概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物质性的,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坚持唯物论。城市首要表现为物质方面的质量,体现在多方面,如住房、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等,这些是城市的物质建设。这方面的质量这十几年确有很大提高。有的城市建设,是比较朴实的,非常有利于城市居民的。有一部分豪华、奢侈建筑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想,在有限资金的条件下,先解决什么问题,后解决什么问题,政府怎么来做一定的协调,一定的控制甚至管理,这是要着重考虑的。特别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居民住房很困难的时候,到底应该把有限资金先用在哪方面?这是城市质量的物质方面。
第二是经济表现。经济突出表现为几点:如很多地方就业还没着落,先把农民给弄到城市里来了,盖了楼房,让他住下,这种城市化我认为不可行。现在事实上在各个地区都有这种情况,满足于城市化达到一定的增长规模,但实际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社会发展是否协调、是否和谐,具体一点说,城市居民是否得到了公平对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也是城市的质量问题。
最后一点不是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是环境问题。城市的环境质量是城市质量很重要的一环,城市环境牵扯到水、空气、废弃物的处理等等。这里与城市化质量有关系的是城市空间分布,看起来学术性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化的结果是否带来全国城市空间布局区域平衡。我认为在这方面有些问题还很大,特别一些巨型城市不断增长,有的人口一千万以上的大城市还在不断地增长。特别是决策者不断地希望城市做大,而如果不加注意、不研究规划,政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结果是很可怕的。像这样一种巨型城市,很难叫做城市的质量高。这里有很多经验教训,我不久前去了德国和法国,同样是欧盟两个主要国家,德国的柏林350万人口,法国的巴黎1200万人口。德国全国人口大于法国,大概八千多万,法国全国人口五千多万。世界上这种现象挺多,两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比如说有墨西哥城、圣保罗城等等。我们到底要走向哪一种类型?我很担忧。我们有几十个巨型城市,如果不慎重对待城市空间,也许很难提高城市质量。
最后一点,我认为城市化的质量包含着三农的质量。城市化的结果,也是我们国家城市化的目的,也在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或者缓解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并有助于农业的生产力得到提高,农村问题得到更好的安排,农民的生活各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可是在我们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城市化指标提高了,城市扩大了,农村却出现了空心化。我想,高质量的城市化,既是城市的质量有所提高,农村也要有所改善。这样才有可能称之为城市化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