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南方日报: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需要前提
时间:2011-11-09 10:17:55  来源:南方日报 

  从江西宜黄拆迁自焚,到广西北海银滩强制拆迁,近些年来,违法违规强制拆迁及各种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不断上演的强拆悲剧在社会上引起恶劣影响。今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正式实施,这一条例被认为是利用司法途径阻断强拆的法律依据,也视为防止暴力拆迁的制度进步。然而,新拆迁条例实施近一年,并未能从根本上遏止暴力强拆事件的发生,相反湖南株洲、安徽阜南、山西大同、贵州茅台等地仍然接连上演暴力“血拆”悲剧。

  要问及新拆迁条例的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是改“行政强拆”为“司法强拆”。诚然,“行政强拆”改“司法强拆”确实是一种进步,改变了过去拆迁中政府为所欲为的局面。广州市海珠区龙南六巷六号,这是一栋有着50年历史的三层红砖楼,2006年开发商获取了“海珠区南田路龙田直街地块”的开发经营权,李雪菊居住的这栋红砖楼也被圈在了开发商的版图之中。从此,她开始了一段跟开发商长达五年多的拉锯战,也顶上了“广州最牛钉子户”的帽子。而这个长篇故事在日前画上了句号。尽管其间李雪菊一家曾经被扔蛇、扔死猫、放汽油,后来还被挖了“护城河”,尽管业主与开发商都显得疲惫,但双方的各退一步让事情总算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在法治环境较为良好的广州,这是值得欣慰的。

  但是,广州“最牛钉子户”谢幕了,却不意味着拆迁的困境就能得以解决。同样,“行政强拆”改“司法强拆”是一种进步,却不预示着司法强拆顺理成章就是根治拆迁问题的灵丹妙药,没有相应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前提,司法路径杜绝强拆也只能是异想天开。9月9日,最高法院公布了《关于坚决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引发恶性事件的紧急通知》,指出必须慎用强制手段,凡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以自杀相威胁等极端行为、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的,一般应当停止执行或首先要确保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拆迁问题牵涉太多的利益链条,在强迁问题上,司法机关面临的困难与之前相比没有丝毫改变,对拆迁本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实质变化。如果行政拆迁本身缺乏实质正义,而法院依法所进行的审查又仅限于形式性、程序性,必然在被征收、拆迁的对象中造成猜疑,从而沦为“转嫁矛盾”的挡箭牌。在这种情况下,强拆是姓“行政”抑或姓“司法”又有何区别,却白白搭上了甚为无辜的司法公信力。

  司法强拆比行政强拆公正是以假定司法相对超脱,不受地方行政和其他外力干预,从而能兼顾和平衡各方利益为前提的。但是如果不明确规定地方当局和任何其他外力都不得进行任何干预,不得指令法院强拆,行政强拆发生的问题就同样会在司法强拆中重演。一些基层法官坦言,现行司法体制之下,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被告的案件,基层人民法院在受理、审理、执行中,往往对来自行政机关的干预和障碍,难以排除和克服。这当然不是强拆问题所面临的独有的司法困境,只是这样的困境在强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应明确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将“强拆裁决”和“强拆执行”分开。行政强拆的缺陷在于自己裁决,自己执行,缺乏监督及制约,最终导致权力滥用,为人们所诟病。同理,如果强拆由法院判决,由法院执行,也照样会面临司法权滥用的危险。

  以“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必须要以建立和完善相应制度为条件为前提。否则,对消除暴力拆迁、野蛮拆迁,避免强拆中暴力对抗和被征收人自伤、自焚、自杀悲剧的效果和作用有限。目前看来,未能从根本上遏止暴力强拆事件的发生,原因恐怕正在于此。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