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那么工、农、中、建这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便是贯穿全身的主动脉,而地方商业银行则是分布于四肢的小动脉。那么,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在哪里?不正是那些信用社或乡、镇、村(地区、行业)级的小型互助金融服务机构吗?现在,假如以前所有的那些“毛细血管”都争先恐后地升级成为了“动脉”,那整个经济岂不是肯定要患上血液循环梗阻的疾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上海银行近日已取得银监会的上市监管意见书,这意味着其上市已过重要一关,预计不久将向证监会提交上市材料。
作为中国成立最早和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上海银行自10年前就透露出上市意向,但其间波折不断,最直接和明显的原因是上海银行的股东中有持股超过50万股的个人,这明显与相关监管要求冲突。根据业内人士分析,能得到银监会放行,说明困扰上海银行上市的主要障碍可能已获得解决。
所谓城市商业银行,其前身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广泛存在于全国各级城市中的城市信用合作社。自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三家城商行于2007年成功上市以来,中国各地已有几十家由原来的信用社合并转制而来的城商行正排队等候上市。而像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这样规模比较大的城商行,甚至还将业务拓展到各自城市之外,实现了跨地区经营。
遵循相同的思路,这些年来,计划经济时代同样广泛存在于中国农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纷纷合并改制成所谓“农村商业银行”(农商行)。
按照有关方面的说法,将城市和农村中传统的信用社通过合并、注资、扩股,改制成现代商业银行,是过去十多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成就之一。但这种“改革”的利弊究竟何在?我个人觉得,放在当下的经济背景下来审视,或许会获得一些新的洞见——众所周知,眼下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和危险,就是大量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荒。
去年年末,北京市因交通严重拥堵而酝酿治堵方案、进而闹得举国舆论沸沸扬扬之际,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很有见识的出租汽车司机。他认为,同为超级大城市,上海的交通状况之所以明显好于北京,与上海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的增长(私车拍照拍卖)或许有一定关系,但根源还在于上海的道路格局与北京迥然不同。
表面看起来上海并没有北京那么多四四方方的宽阔大马路,但上海市区内布满了弯弯曲曲、相互连通的小路。在北京,哪怕马路再宽,但一个地方出现事故或自然堵车,你很难轻易绕道附近的小马路;而在上海,这样的分流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任何一条马路(包括主干道)都随时可能堵车,但它周边的所有小路不可能同时发生拥堵,这条不通可以灵活地转往另外一条,反正殊途同归。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虽然大动脉极端重要,但如果缺少了那些毛细血管,人照样不可能健康。单个而言,每一根毛细血管的重要性都很不起眼,但不计其数的它们交织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循环网络。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索这位上海的哥指出的“主动脉”与“毛细血管”的关系问题。如果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那么工、农、中、建这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便是贯穿全身的主动脉,而地方商业银行则是分布于四肢的小动脉。那么,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在哪里?不正是那些信用社或乡、镇、村(地区、行业)级的小型互助金融服务机构吗?现在,假如以前所有的那些“毛细血管”都争先恐后地升级成为了“动脉”,那整个经济岂不是肯定要患上血液循环梗阻的疾病?
实际上,针对“温州危局”(这里我用它来指称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取得共识,根源在于中国缺乏与它们相匹配的中小民营金融机构,后者的经营方式远比国有商业银行更为灵活高效,因而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以前曾经读到过,在英国某些地方,类似畜牧、手工等行业内部的小型储蓄互助机构(它们的出资人也就是它们的放贷对象,只接受行会内部人入股,也只贷款给内部人)已存在了几百年,看起来它们的经营模式是如此的“落后”甚至“原始”,令中国那些气吞山河的改革家和规划者们不屑一顾,但着实令人惊讶的是,它们至今仍然在有效地运转着!
再来看看中国的城商行的经营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根据2009年的年报,在重庆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和上海银行四家增长较快的城商行当中,清晰地存在着规模与利润率的反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规模越大,资产收益率越低。这似乎再次证明,“毛细血管”升级为“动脉”,对自己也未必是好事。
为了打消极有可能引起的误会,我必须在这里做一点补充解释,我并没有反对以上海银行为代表的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商业银行、并进一步壮大为上市公司的意思。正相反,任何一家小吃店有志于发展成像麦当劳那样的跨国连锁大公司,都是值得敬佩和鼓励的。我的意思只是,世界上不能只有麦当劳而没有卖油条馄饨的小吃店。健康的金融体系也一样,它是由不同层次的细胞(组织)组成的一个丰富多彩的有机体。
而在我看来,最有可能破坏这种有机体的和谐的是政府,因为它完全有可能凭借自己掌握的行政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 的经济资源,强行地将自己看不上眼的“毛细血管”提升为理想蓝图中的“大动脉”。据说,在各地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有80多个中国城市提出要把自己发展成国际、全国或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在这种冲动之下,将一个城市里的几百家信用社合并、改造、升级为商业银行,只不过是雄心勃勃的“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
我还想进一步指出一个事实:上海的那些小马路并不是上海交通主管部门睿智地“规划”出来的,它们是历史的产物,就像前文提到的英国乡村金融互助社一样。因为上海地处河网星罗密布、水路四通八达的江南水乡,街道只能沿河而筑,而且大多也不可能修得很宽,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现在这样弯弯曲曲的格局。事实上,历届上海市政当局中的大多数都想要规划出一张向北京看齐的整齐划一的新上海交通图,为此它们已经填埋掉了许多阻碍他们蓝图实现的河浜,并将许多它们看不顺眼的弯曲小路拉直成笔直宽敞的大马路。依我看,这恰恰是上海交通状况、乃至整个城市生态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更进一步说,从以前的河网密布到现在的弯曲小路,交通便捷度也许提高了,但城市的整体生态已经是严重地退化了。
我很清楚,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信用社以及其他基层和民间小型金融机构也有很多严峻的问题,尤其是资产质量差和信贷风险高。不过,这并不是将它们统统合并、改造成商业银行的理由。正确的办法是将这些原本服务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基层金融机构转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型中小金融企业。而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它们的重组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