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天3块钱解决孩子的午餐。
此次会议并未明确提及“免费午餐”,但外界自然地将营养改善计划与此前民间爱心人士发起的“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联系在一起。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
学生午餐问题是中国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之一,民间社会与国家政府此次在扶助对象和具体举措上方向一致,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国家对“免费午餐”理念的认可和延续,也促使我们思考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更多可能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社会组织迅速发展,社会活力不断释放,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逐步理顺。很多方面,政府与社会展现了良性互动,把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既提高了政府运作效率,也推动了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方面不乏鲜活例子。
但也应该看到,政府与民间双向互动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政府和民间社会可能会在一些议题上方向一致,采取一致行动,但有时未必是这样。
国家行动往往与多数人利益相关,表现为对国家走向的把握,宏大政策的制定,对国家发展、国民生活基础领域的持久关注与投入,而民间行动关注的议题可能较为分散,关注的对象可能相对少数。也就是说,政府与民间既可能达成共识,也可能难以达成共识。有的社会民间动议活动可能比较容易取得政府理解支持,有的则未必,考验政府智慧。
应当说,慈善公益事业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系统。公益性组织或机构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一系列社会行动的有序开展,都是维系这套系统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严格讲,学生营养改良计划是国家责任的体现,并不能划归到慈善中,但基于现实环境,以政府能量充分激活社会能量,仍是值得期待的方向。
从“免费午餐”所引起的互动关注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力量的充沛,以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执着与理性。公权领域、市场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分别对应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有各的位置,不应混同,但它们并非绝对隔离,而是彼此联系,充满良性互动、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