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如何把青壮年请回来种地
时间:2011-10-06 11:19:1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西流 

  秋粮丰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1.1万亿斤,实现连续8年增产。然而,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在许多地方,老年人成了种地主力军。年轻人都不愿种粮了,也不会种粮了,这不禁让人担忧,明天的粮食谁来种?(10月4日《光明日报》)

  媒体报道,“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突破7亿。更重要的是,突破7亿的城镇人口,还不包括常年在城市打工的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而在这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未在城镇入户,但实际上已脱离农村,成为一个“准城镇居民”。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是那些留守的老弱病残。这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笔者老家在湖北省一个村子,伯父七十有余了,还要下地劳动,因为堂兄堂嫂都打工去了。 伯父告诉我,不仅堂兄堂嫂,连高考落榜的侄儿、侄女也都打工去了。伯父说,祖孙三代好几口人,就这十来亩田地,种得再好,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全村都是这样,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的要么是那些有拖累暂时脱不了身的少数年轻人,要么就是我们这些老小。 我担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不种地了,那土地不就荒废了?伯父说,荒废倒不会,但靠我们这些老人去种地,一没力气,二没科学,能有什么好收成?

  可见,人多地少,是造成农村劳动力青黄不接的根本原因。在有限的耕地上从事粮食生产,仅能解决温饱问题,很难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于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争先恐后地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主力军。而真正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老弱病残者,却挑起了农业生产的重担。

  其次,新一代农民厌恶农业生产,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青黄不接的主要原因。时下,80后乃至90后农民,对农村缺少感情,一门心思考取大学跳出“农门”;实在考不取大学的,也宁愿到城市做一个廉价的农民工。

  农村劳动力断层的矛盾已日益突出,有关方面应迅速拿出应对措施,规范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避免城市农民工过剩,而农村土地无人耕种的“错位”现象发生。同时,国家应制定更直接、优惠、实在的“三农”政策,感召和吸引更多青年农民回乡务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