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至今,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已走过25年,并经历三次较大调整。当时确立的贫困县政策的确成效显著,但行至今日,贫困县只增不减,也暴露出已“脱贫县不愿摘帽”、“争当贫困县”等问题。受访专家建议,贫困县政策思路应做大调整,取消划定贫困县,未来工作着力推进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网9月30日)
国家确立贫困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扶贫帮助一些贫穷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项政策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弊病来。很多地方为了能够争取这顶“穷帽子”,不惜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混淆视听,甚至不惜举全县之财力来攻坚,走后门、跑关系者络绎不绝。
近年来,尽管国家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和精力帮扶贫困县脱贫,但贫困县面孔依旧,“有了帽子不想摘,没有帽子的积极争取”,仍是对贫困县认定现状最精准的概括。网络搜索一下便不难发现,“富县戴穷帽”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各省区确定本地“国贫县”时,乐意戴贫困帽、争着戴贫困帽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意识和观念。2004年,陕西省全省经济发展排名公布,5强县中居然有4个是贫困县,令人咋舌。无独有偶,号称“内蒙古第一县”的准格尔旗,其财政实力甚至超过一个下辖数个旗县的盟或市,但至今仍戴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享受着各种扶贫优惠政策和扶贫资金的支持。近几年,贫困县斥巨资修建形象工程更是经常见诸报端,也因此备受质疑。经济强县该不该戴贫困帽,贫困帽是否“终身制”的议论由此引发。
在热衷“贫困”帽子者眼里,贫困县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标志,而是可以带来实惠的荣誉。按照规定,由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国家给予扶贫贷款、以工代赈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专项扶贫资金。在教育、招商引资等各个领域,国家都有明文规定的优惠政策。除国家的扶贫专项资金外,还有部门的资金支持,各垂直管理部门可直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可观的资金支持。此外,每个贫困县都有中央国家机关、大中型企业定点帮扶,以及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帮扶。这些帮扶单位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也带来了贫困县所急需的技术、人才和项目。至为关键的是,贫困县里出干部,贫困县的领导干部换得比别的县勤,有的干了一两年就提升。老百姓说,我们贫困县成了领导干部的培训基地。可以说,正是这种巨大诱惑导致“富县戴穷帽”现象的出现。
现在的扶贫政策越来越让人感到有一种鼓励人安于贫困、甘于落后的味道,明显与扶贫致富的目的相悖,折射出扶贫制度中存在贫困动态监测、评估调整机制滞后等方面的纰漏。已经有专业人士提出,一些地区把保住“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视为政绩之一,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从政策层面取消评定贫困县,建立进退机制则有利于调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减贫效果和针对性。笔者以为,不妨将干部政策与“脱贫”挂钩。凡在贫困地区工作的或将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立下军令状,限时间改变贫困面貌,贫困帽子未摘之前一般不作调整或提升,改变越是贫困越出干部、越是落后越出干部的不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