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现象让人扼腕叹息,难道“大北京”越来越容不下我们的“小传统”了?
美国人类学家罗德菲尔德曾将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类。其中,“大传统”是指雅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文化,“小传统”是指俗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以这种分类来看,阳春白雪的“大传统”固然值得崇敬和赞叹,但下里巴人的“小传统”,更能体现出人们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和智慧、情感和价值,是文化坚实的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北京许多古建筑遗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有些属于“大传统”的古建筑,尤其是那些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如故宫、天坛、颐和园、雍和宫等,却幸运地被保留下来,并且日益成为北京的象征符号和文化光环。相反,那些属于“小传统”的古建筑,如东城区的乾泰寺、观音阁、关帝庙、湖北会馆等,却远没有“大传统”那么幸运,正面临保护力度不足,甚至被商业挪用损毁的困境。
作为“小传统”的古建筑一旦全部消失,作为“大传统”的古建筑必将被淹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香港人形象地称之为“石林”——之中,逐渐变成一座座“孤岛”。因为,我们已经对那些属于“小传统”的古建筑,没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和耳濡目染的熏陶。最终的结果是,“新北京”越来越大,却无法与“老北京”进行有效的对接和勾连,变成一个没有历史感、文化感的“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古建筑如何做到“大传统”和“小传统”兼顾?在伦敦,采取了两个策略:一个是保护老城区,建设新城区,使老城区古建筑群得以基本保留下来。一个是对老城区的古建筑,尽可能地采取翻修和保养,延长其寿命,并使之适应人们的现代生活需求。同时,老城区的新建筑,在风格上也大多与古建筑保持一致,没有鹤立鸡群的样式和色调。
当然,与其说伦敦老城区古建筑保护得比较好,毋宁说其老城区发展是一个长达几百年的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相反,北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伦敦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挤压效应”,不免有些莽撞和疾速,对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建筑风格的保护与传承还存在一些不足。
正因如此,我们说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尤其是保护那些作为“小传统”的古建筑群落,更显得尤为急迫。市委书记刘淇曾提出,“古都风貌对北京来说不是包袱,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多得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要坚决反对‘推平头’的改造模式,坚决改变大拆大建的旧做法,坚持微循环改造”。留住更多“小传统”的古建筑,需要多一些“微循环改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