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怎样的物价对比才靠谱
时间:2011-09-14 09:28: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乾羽 
 最近,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网帖被广为转载:中国,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有关中美物价的比较,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参与。《人民日报》比较发现,国外品牌特别是高档消费品,国内的确贵得离谱,但是公共交通和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国外则贵很多。比如、理发和医疗等,国内就比国外便宜。(《人民日报》9月13日)

  尽管,过日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日子过得怎样,自己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但是,毕竟大家的消费存在共同点,比较一下也能起到参考作用,也能对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即使中美相距甚远,消费文化也千差万别,但是从经济规律和生活常识的角度去看,美国的物价水平也能反衬出中国的物价水平,也能对中国的消费起到一些提醒的作用。这也是网友为何热衷于物价比较的原因。

  但遗憾的是,由于网友的比较会囿于个人的生活经验,通常会因为信息的片面和有限,而显得不够全面和客观,媒体介入能给人以更客观的结论。当然,即使是媒体的调查也应该谨慎一些,也应该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

  首先,比较的不应只是绝对价格,还应该有收入水平。对于比较而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复杂的数字放在一起比对,谁贵谁便宜一目了然,物价的比较也是如此。但是,物价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反映负担,物价比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收入的水平。如果忽视了收入的差异,单纯地比较物价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在比较中美物价水平时不能流于表面的数字,以为数字高就是物价高,数字低就是物价低,还必须考虑到数字对应的收入水平。如此,才能算客观公正,不至于引起更大的误解。

  其次,比较的不应只是表面数字,还应该有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我的一位记者朋友前段时间刚刚去过美国,回来之后其感叹的内容,不是美国的物价有多么便宜,而是物价所反映的社会价值观——物价其实就是一根指挥棒,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呈现。为何美国涉及人工和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服务,会有那么高的价格?这体现了对人和知识的尊重。对于社会而言,最大的财富到底是什么?是人而不是工具,只有人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涉及人工的服务须有高价。而对于社会发展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是创新而不是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让更多的资本实现增值,所以,涉及知识产权的服务和商品也会有较高的价格。这种定价完全遵循着市场的理念。

  其实,价格比较只是一个基本的手段,不是为了得出谁高谁低这样表面的结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了解公众的诉求,了解定价的规律。这就需要舆论引导者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并作出正确的应对,而不是玩数字游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