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铬渣污染事件凸显监管失职
时间:2011-08-19 18:55: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怀岩 姜琳 

  新华网昆明8月19日电(记者李怀岩、姜琳)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近日公布调查结果,认定云南曲靖“非法倾倒铬渣”是一起影响人畜饮水安全的严重事件。这与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所谓“一些细微的地方做得差一点”之类的说法形成强烈对比。

  铬渣富含对人体危害最大的8种化学物质之一六价铬,毒性超强,且水溶性好,一旦受雨水冲刷,污水流淌至河中,必然严重污染水体。在我国,含铬废物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就是这样的剧毒工业废料,如果从1989年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化工厂开始生产算起,已在南盘江边堆放了22年。其间,当地居民不断反映水源污染、牛羊死亡、生活困难、癌症高发等,并因此频频上访。如此突出的问题,化工厂只是给予部分经济补偿,铬渣照旧堆放。面对上访群众,当地环保部门领导甚至劝说“赔了钱了,就不要追究了”。至今在陆良化工厂区不远处,仍堆放着超过14万吨的铬渣,与南盘江仅隔一层砖头垒成的矮墙。

  作为一种危险废物,国家对铬渣的堆放、挖掘、运输和贮存等都有严格规定,包括铬渣堆放场所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应避开居民聚居点、水源保护区等。而这样的规定,在曲靖成了一纸空文。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竟表示,只是“一些细微的地方做得差一点”,并咬定“水质定期抽检”“六价铬未超标”。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的调查结论,与当地群众的切身感受相互印证,证明陆良化工非法堆放的铬渣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的敷衍塞责,令人怀疑监管部门履行职责的诚意。

  陆良化工是亚洲规模居前的维生素K3和铬盐生产企业,对地方GDP的贡献可想而知。近年来大量环境污染事件表明,在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相冲突时,一些地方往往选择前者。陆良化工非法堆放铬渣22年,严重危害群众生产生活,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竟然认为只是“一些细微的地方做得差一点”。这些现象不难使人想到,在当地一些干部心里,环境安全、群众生命健康就得给GDP让路。

  发展经济,最终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是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像陆良化工这样的大型企业,固然对推动一方发展作用巨大,但绝不能因此纵容企业忽视环境保护,更不能以损害群众生命健康为代价。政府职能部门肩负着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如果对眼皮底下的污染环境事件敷衍塞责就是失职。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曲靖“非法倾倒铬渣”事件仅追究两名承运司机的责任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