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创文”偏重固态美无益于缓解城市病
时间:2011-08-15 10:31:44  来源:千龙网   作者:娄义华 

    我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不少城市荣获了全国及省级、市级等“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目前,这项工作依然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少城市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创建这块金字招牌。不少城市的创建中,都以改变城市“硬件”环境为主,“软件”建设相对较少。而考核“文明城市”的指标中,也主要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

    创建“文明城市”很有必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仅有30多年的时间里,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全国各地城市人口逐渐增长,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为了推动城镇人口的生产生活文明,打造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可以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调整城市结构,让城市的各项功能更加完善,适宜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

    现阶段创建的文明城市中,可以说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初级阶段。我国虽然在经济发展中突飞猛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经济结构还比较单一,并未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综合实力并不及西方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总量虽荣登世界第二,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并不高,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城市发展中市民的福利并不高,医疗保障,养老等保障都还处于基本的体制下。基于以上现实,城市文明创建,在改善城市的各项功能上做文章,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只有逐步推进,改善城市功能,让市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得到一个质的飞跃,犹如经济发展当中的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一样,只有让居住的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居住的环境更加适宜,老百姓才能谈更高层次的追求。

    但文明城市创建并不是获得一块招牌这么简单,获得招牌就是终点。要清晰和冷静地看到,创建文明城市并非只是改善城市环境,背街小巷“穿衣戴帽”,外观变得整洁、整齐。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市民要居住——有舒适的环境,行——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治,重大疾病有各种保障机制,无后顾之忧,这是基本的生活现状,这也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和起码要求。然而,这些“软件”的达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

    在城市文明中,硬件设施的完善,功能强大,是首当其冲的条件,这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在城市文明中,市民的素质,文明素养,道德水准,需要一个漫长的创建过程。已经获得文明城市的和未获得文明城市的,这部分“软件”建设都是不少城市管理者早已深谙的道理。如何让一座城市真正文明起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漫长的过程,以硬件来改善民众的现状,这是必须,但不是终结者。“软件”的建设,有一部分可以用“硬件”来达成,但很多“软件”是不可能实现的,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看似静止流动的,它们早已在市民的心中逐渐渴望和需求着。

    人们随着时代前进中的各种文化需求,精神需求,都需要经历一个时期的创建。随大流、跟风的思想,前段时间的购盐潮就是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自闭,自利,各自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笼子一样的房子里,温暖越来越少,防备心理越来越重;物质利益至上,拜金主义思潮也非常严重,出现了问路收费,很多起码的一些举手之劳却变成了利益交换;如此这些“城市病”的改变,需要不断的改变,也需要创建。

    一座城市的文明,静止的凝固的美重要,同时,流动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却更为重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