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大城市病”蔓延 中小城市压力渐增
时间:2011-08-14 14:23:3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贺占军 马扬 姜婷婷 

    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贺占军 马扬 姜婷婷)“再不走,我这辈子恐怕真要打光棍了!”今年31岁的何海军在北京一家官方网站打拼了5年,经人介绍,他已相亲不下10次,尽管才貌俱佳,但对方得知他是个无房户后,最终都委婉地以“我们不合适”为由匆匆结束。

  经历多次打击之后,何海军决定离开北京,投奔山东一家民营企业:“至少,那里生活压力相对小,幸福指数要高。”

  由于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日益严重,何海军们不得不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到二三线城市寻求新发展。但有进入中小城市的人们发现,在这里也出现了“大城市病”的迹象。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已经开始向一些中小城市蔓延,有的地方还表现出加剧的趋势。

  “这里的城市病越来越明显了!”3年前迫于生活压力,从上海回到家乡甘肃省兰州市的王盈盈满腹不解:“兰州怎么堵车也越来越厉害,而且冬季空气质量太差,今年入冬以来,已经有好几天是严重污染了。”

  不仅如此,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大,“堵车”这一“大城市病”正快速由中国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传染”。

  “中小城市堵车的速度一点也不亚于GDP增长速度。”在南京市一家药业公司工作的李凯说:“南京上班时间早晨六点半就开始堵,一些重点路段200米的路开车要走20分钟。‘大城市病’在这里传染得很快。”

  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赵欣怡很不习惯乌鲁木齐没有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已经全部被机动车挤占了,这里打的又很难,每天上下班只能坐公交车,很无奈。”

     除了交通堵塞之外,已经背负着一线城市高房价的中国人还发现,一些二三线城市逐渐出现了“一线房价”。“借钱也要先买套房子!”刚刚从北京回到西安的王辉说,“这里房价涨得这么快,得早下手。”

   “看病难”在一些中小城市同样存在。乌鲁木齐市民王海英早晨5点起床后,便匆匆赶往新疆中医院排队挂专家号,而当地上班时间是上午10点。

  “我去的时候已经有十几个人在排队了。”王海英说,5年前,乌鲁木齐不可能有这种情况,这几年人口增长太快了。

  一些专家指出,近些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中,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越来越不堪重负。当人们逃离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生活的时候,实际上同时也把大城市的压力转移到中小城市。一些中小城市复制或被传染了“大城市病”。对此,不少部门和专家已经表示,要警惕二三线城市患“大城市病”。

  为了防止“大城市病”的重现,中国许多中小城市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少办法,“新城区”“老城区”“城市西扩”“市中心东移”等等,都是各地应对“大城市病”的努力与实践。

  一些城市在反思“大城市病”的同时,开始追求“幸福指数”、“健康城市”、“绿色城市”,以减少“大城市病”的深度传染。

  许多中国政府官员已经意识到,当今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并不简单取决于人均GDP或人均收入,还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安全状况以及市民的精神状态等。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重庆市计划用两年半时间解决“十件民生大事”,以提升重庆人的“幸福指数”。

 吉林省长春市则将创建“健康城市”作为治疗“大城市病”的一种选择,力争到2012年,使市民健康素质、环境健康水准、社会健康评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江苏省江阴市、河南省平顶山市等一些地方政府则把“幸福指数”纳入到了对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

  杭州市自2008年5月推出城市免费公共自行车后,许多公共自行车的“寿命”大大缩短。但有专家认为,把公共自行车骑坏了,从某个角度讲是好事,自行车的负荷越重,说明开车的人越少。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钢指出,自行车成为“免费午餐”,是治疗城市病的一项有益探索。

  在中国东部,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人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专家分析,“逆城市化”有助于解决城市空间压力等“大城市病”。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的规划建议提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测,大约在“十二五”中期,中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将首次持平。对传统农业大国而言,这是极其深刻的变革。从这个意义说,有了和谐城市,有了宜居城市,才有国民幸福。

  而中国建筑科学院原院长王有为则建议,各地在构建“绿色城市”中要走本土化之路,根据当地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建设“绿色城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