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人才战略思考
时间:2011-08-08 15:56:49
来源:党建报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但“良禽择木而栖”,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作为中小城市,无论是投资环境、创业环境,还是待遇与生活环境都不可能与大城市相比,这是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中小城市如何突破瓶颈,化解难题,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摆在面前的必须尽快解决的一个战略性的大课题。当然,中小城市也有中小城市的优势,比如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区位发展的后发优势,以及某些原材料方面的资源优势等。各中小城市具体的优势不尽相同。因此,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调整自己的人才战略。必须针对自身的特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可持续发展,走科学引进人才之路。
一、提升优势产业水平,在提升中引进人才
优势产业是中小城市吸引人才的主要基地和标牌,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以新兴地级市随州为例,其优势是汽车产业,有资料显示,随州的汽车产业在全省仍至全国都处在靠前的位置,是全国著名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根据这一特点,随州市委市政府从三个方面帮助企业提升产业优势,一是帮助企业在关键技术突破力上提升,市委市政府把帮助企业进行项目技术攻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以来,每年协调、组织汽车企业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近百个。二是帮助企业在整体创新力上进行提升,为了实现此目标,市委市政府发挥信息优势和组织优势,当好桥梁和红娘,积极撮合“校企联姻”,先后帮助随州企业与三十多所高校实现了“校企联姻”。三是帮助企业在后续研发能力上进行提升,先后协助汽车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5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7个,工程实验室1个,企业技术中心9个。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全市汽车企业在市委市政府三项措施的引导和帮助下,研发新产品240余项,申请专利120余件,仅齐星公司就取得了22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其中在国内首次应用国际先进节能环保技术——长纤增强注射工艺生产汽车内饰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成为全市汽车企业的一面旗帜,促进了全市汽车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市场的稳步扩张,由于产业的提档升级,进而促进随州整体社会形象和地位的提升,吸引了大批人才来我市服务和创业,有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先后从南方以及武汉市回流熟练技术工人4800余名,还有10余名博士和100余名技术研发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大城市来随州服务。这些人才的到来又助推了优势产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注重错位发展,在发展中聚集人才
实践证明,你有我有大家有,并不能导致你好我好大家好,更不能推动产业的发展,相反,大家都在同一产业上发展只能导致同质化竞争,加之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竞争扩展等诸多方面没有可比性。因此,中小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客观分析,认真研究,找准自己的优势,进行科学定位,实行错位发展。还是以随州为例,随州地处武汉与襄阳两大科技、经济重镇之间,两大重镇对随州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但更多的还是竞争,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盲目竞争,只能是死路一条,要想发展,只能走错位发展之路。于是,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如专用汽车、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专用汽车制造和食用菌生产以及绿色蔬菜生产,特色旅游上闯出了一片蓝天,创立了“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中国香菇之乡”、省级“绿色蔬菜试验基地(曾都区安居镇王家沙塆)”、“炎帝神农故里”、“中国编钟之乡”,等享誉海内外的名片,成功举办了“编钟文化节”、“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桃花节”、“银杏节”。随州的这一作法既避开了与大城市的同质化竞争,又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空间,收到了显著成效;既推动了随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极大地提高了随州的社会影响,更可喜的是在错位的发展中吸收、聚集了各行业的大量人才来随州服务。有资料显示仅2010年来随州服务的专家型人才就达100余人。为随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所谓种好梧桐树,不愁凤不来。
三、开展柔性引进,巧妙借用人才
中小城市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除引才聚才外还必须会借才。根据一部分人才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将仍然存在的“有心创业,无心易职”的心理,中小城市必须改变对人才的占有心态,调整自己的人才战略,在引才和聚才的同时,注重借才,应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柔性引进人才,对此,随州作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一是摸清底数,供需见面,先后对武汉高校、北大清华等人才聚集区进行摸底并向他们散发《随州市人才和技术需求表》,召开人才联谊会,发布信息,联络感情。二是召开企业产品和项目推介会,介绍随州市的企业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三是开展项目合作和攻关课题协作,将企业项目与高校技术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赢。四是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大学生实践基地,引来人才和技术。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吸引了大批人才,来随州挂职、兼职或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仅2010年就与12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合作协议项目45个,实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战略意图,为随州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四、推进管理创新,在创新中造就人才
实践证明,中小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除了要做好引才、聚才、借才工作外,还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造就自己的人才。造就人才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要大力发展和培养一线人才,一要培养技师与技工,充实生产一线的技术力量,参照其它工作站(如博士后工作站)的模式,建立技师工作站,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的选择、培养和评价。二是要大面积的培养特色农业方面所需的人才,随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早在2010年初就起草下发了《关于发挥一村一名大学生作用的意见》,启动和推进“百村千户万名”科技示范工程活动;在培养的方式上采取函授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双带”,即“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活动;建立农村人才的认定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鼓励自学成才。
第二个层次就是要建立“订单”人才制度,一是要与相关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向他们提出定向需求,让他们定向培养,达到要求后照单全收,为我所有、所用。二是与个人签订培养协议 ,即根据需要,“你去学,我出钱”,学成后归入我的旗下”。有资料显示,此种培养人才的方式在发达国家非常盛行。
第三个层次就是培养造就自己的“软人才”。软人才又叫综合性人才或管理型人才,软人才知识渊博,亦特亦专,思想开阔,应变能力强,善于从哲学的视角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大局,在企业他就是企业的灵魂,在地方他就是旗帜,中小城市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处于哪个阶段,都需要这样的人才。如:随州市的旅游业规划都很有特色,但效益不佳,究期原因,就是缺乏旅游营销与统筹方面的软人才。而一般来讲,这类人才仅靠引进是不可能满足需要的,必须自己培养。同时这类仅靠哪一所学校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走选择、培养,再选择再培养之路。
五、完善体制与机制,用环境留住人才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无论是引来的人才,还是聚来的人才,无论是借来的人才,还是培养造成的人才,最后的关键还是要留住人才,并实现增值。根据此目标,随州市委市政府借鉴外地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了完善的体制和机制,着力打造留住人才的小环境,2010年制定并下发了《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引进的若干意见》,2011年又制定下发了《随州市关于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明确了各类人才的待遇。
一是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等工作,二是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的待遇,由用人单位与引进对角协商,并以合同形式固定下来,主要包括工资、住房保险、科技经费、学习培训等。三是规定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用人单位所给的相关福利之外,市财政每人每月给予2000元的津贴补助;四是根据项目情况,市财政提供10—100万元不同数额的无息贷款作为科研启动经费,三年后由用人单位归还。对引进的带项目的高层次人才,由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给予150—300万元的贷款奖金担保。凡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专利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不低于4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三年内全额奖励给企业用于研发或扩大生产。对高层次人才承担的科研项目,由市级科级经费一次性给予(每个项目)10—50万元不等的科研资助,所在企事业单位应提供配套科研经费。对创建的博士后工作站和产业基地、引进的博士后工作人员均给予5—10万元的经费支持。五是设立“随州市杰出人才类奖”为本市综合性最高荣誉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对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不论哪一类),由市委市政府授予“随州市杰出人才奖”荣誉称号,每人奖励10万元。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二等奖以上获得者,给予国家和省同等额度的奖金奖励。六是对在随州工作满两年并落户随州的引进人才,根据引进人才的层次,市财政一次性给予8万、10万、12万元不等的安家费,继续工作三年以后,安家费归个人所有,引进人才的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就业,由用人单位会同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优先安排并负责落到实处,解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此外市委市政府还规定,引进人才的各项优待条件,决不因市领导人的更替而改变,决不因领导人的心情而更替,形成法制化的人才体制和机制,实现留住人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