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近日撰写的《持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一文,在《北京日报》公开发表,全文如下: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不断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伟大征程中,就经济方面来讲,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是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两个最大难题。前者体现了生产力的高效率发展,后者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二者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来说,中国还有许多艰难险阻,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为破解困难,扫除未来发展的阻碍,必须汲取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仍然是“硬道理”
实现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但是,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经济增速下滑、部分资本沉没和就业转型的压力。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上,产业结构升级往往依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来实现。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老路,这就增加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难度。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始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虽然这十年在协调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长期存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差异,以及城市化、大城市化等原因,加之市场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除了民营资本和外资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城市外,还始终存在着劳动力尤其是优质劳动力由西部和边疆地区向沿海和发达城市流动的趋势,要消除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取得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进展,但对于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党、关键在政府,党需要自我革命、政府需要与时俱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例如,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要求来看,我们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教育领域的改革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收入差距过大、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没有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的内在原因,并且这个矛盾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在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和推动社会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要注意防范市场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社会阶层分化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难题,要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过程中持续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新时代新征程走稳共同富裕之路,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扩大开放和合作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现行汇率计算,中国2021年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美国的75%以上。按照目前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经济总量一定会超过美国,而且这十年实行的高质量发展和规划的2035年目标,也显示出中国在世界经济和科技中正在由过去的“跟跑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转变。中国自身的发展正在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已经不断升级并将长期化,加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发生的震荡和危机,都考验着中国能否有效应对这种挑战,要防止这些因素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坚持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世界许多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方式的极大改变和对外开放,在文化发展繁荣的同时,文化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元化也随之显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没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形成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会使经济发展缺乏文化支撑、缺乏后劲。许多发达国家陷入社会动荡、意识形态混乱和社会阶层价值分裂的境地,进而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留下了深刻教训。因此,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世界各民族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此基础上弘扬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共同富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和平发展理念,以及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创新文化、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纵观46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几乎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都遇到过风险和挑战,但我们都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切实举措从容应对,化解危机,展现出新的发展风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继续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