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Industrial Park)是指由政府集中统一规划制定区域,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并给与进驻的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区域内规定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进驻,并由产业园管委会或产业园开发商统一管理,向园区内企业童工多方面的软硬件服务。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产业园区的来源[1]
产业园区属于产业地产(Industrial Estate)范畴。世界上第一批产业地产可以追溯到20 世纪20 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在发达国家,1945 年之后产业地产的开发成为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之后的城市郊区产业地产开发,是与内城问题解决、信息技术的出现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相伴而生的。在发展中国家,20 世纪末开始的出口加工区是随新国际分工的深入、产业转移而设立的(表1)。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产业地产在世界上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形式。这些产业地产名目繁多,有各种“园”(如Industrial Parks、Business Parks、Office Parks、Science and Research Parks、Bio-technology Parks、Eco-industrialParks、Creative Parks等)和各种“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s、Free-trade Zones、Enterprise Zones)。在中国,“园区”是一个集合名词,除包括了上述各种“园”和“区”的内涵之外,还有各种新的类型,如总部基地、产业转移园区等。
表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称谓举例
|
工业园区、企业区、科学园、免税区
|
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设立背景
|
内城问题:工业对城市中心造成的压力和环境污染
|
国内生产力不足、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
|
条件
|
高速公路出现、信息技术发展、城市郊区化
|
新国际分工、产业转移、城市化
|
起源
|
20世纪50年代中期
|
20世纪50年代末
|
特征
|
为企业提供绿色空间和基础设施,创新平台,使得企业获得外部经济和创新氛围,并减少环境污染
|
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和制度环境,使企业获得降低成本的外部环境
|
动态
|
升级到创新集群阶段
|
升级转型要求迫切,区域竞争白热化
|
产业园区可以定义为“一大片土地细分后进行开发,供一些企业同时使用,以利于企业的地理邻近和共享基础设施”。企业进入产业园区不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还可能因配套企业或合作企业的地理邻近而降低物流成本甚至交易成本。
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进入优良的产业园区有利于发挥集体效益,享受创新的制度安排。产业园区的设立还会促使新企业繁衍。
然而,世界上很多产业园区都不是那么成功的,一些产业园区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地方因素,即项目的目标不现实、缺乏合理规划或缺乏配套的发展规划、支持性机构不足,以及优柔寡断的政府态度,也就是说由于园区的建设不能马上见效和政府换届等原因使政府放弃努力;二是全球的因素,即产业在全球的转移。由于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降低了资本流通的障碍、标准化生产减少了对工人特殊技能的依赖,以及交通和通讯等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地方区位的垄断性,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求生产区位进行研发、生产及销售,低成本的园区区位是非常容易被替代的。根据国际发展研究委员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ouncil)1996 年的调查,在90 个国家至少有12000个以上的产业地产(园区),世界产业园区的竞争白热化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当规划和建设新的园区的时候,要充分了解企业在选择区位时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法国的专注产业园区环境特许的组织Association经过研究得出了两项主要因素:一是接近市场和供应商,二是高质量的环境和基础设施。
综上所述,产业园区应该是在适合企业的区位要求以及市场运作的基础上产生的,由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才能保证产业园区的永续性。同时,产业园区又是一种对企业的长期承诺,园区开发是房地产驱动(PropertydrivenDevelopment)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产业园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市场环境尚未成熟的时候,仅以产业园区的设立和规划来带动需求,有很大的风险。
产业园区的特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产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个企业的区域。它具有如下特征:
1、开发较大面积的土地;
2、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
3、对常驻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施限制;
4、详细的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
5、为履行合同与协议、控制与适应公司进入园区、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与计划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
产业园区的类型
产业园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区域,为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有不同的类型:
1、按功能分
(1)特色产业园区:专门为从事某种产业的企业而设计的园区,园区的产业定位明确,这种园区一般是在区域特色工业也就是地方企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2)产业开发区:政府或企业在没有切实产业基础的地区征用土地完善基础设施,然后再运营相关成熟模式来形成园区,加上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进驻,是先建园区后引产业的发展模式。
2、按行业分
可分为物流园区、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电商产业园、轻工基地、总部基地、生态农业园区等。
产业园区的治理结构基本模式[2]
(一) 我国园区治理结构的三种模式
目前中国产业园区从大的分类上可以划分为科技园区、一般工业园区、专业园区等,其治理结构具有中国特色,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
1. 准政府管理模式。园区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其主要职能是行政、经济、社会事务以及开发规划和管理,招商引资并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等。园区管委会机构精简,办事程序简化,同时另设工商、税务、质检等派驻机构行使园区内特定职权。
2. 超公司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园区的管理机构本身就是企业性质的单位,它以总公司的身份对园区进行规划、开发和管理,尽管实际上承担了一定的政府职能,但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土地拍卖、技术和资金入股以及其他经济合作形式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经营。这种体制首创于深圳蛇口,也称为“蛇口模式”,上海漕河泾新技术开发区等也采用这种模式。
3. 综合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园区管委会与当地政府合二为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按一级行政区来管理园区,而园区内的一些行政、社会性事务则由所在地行使,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整个城区作为园区,或者园区是原有城区建制的一部分。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等是这种模式。
(二) 国外园区治理结构的三种基本模式
经过多年的制度变迁, 国外园区经营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模式,因此, 在1993 年6月国际科学工业园协会第九届世界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科研机构、企业界和政府的三方参与的“三元参与理论”。 该理论认为: 学术界提供技术和人才源;企业提供资金并开拓市场;政府提供政策、基础设施。三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园区协调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在“三元参与理论”的构想下,国外园区治理结构大致分为政府管理型、政府参与多元经营型和非政府的经营型三种模式:
1、政府管理型。这种模式的职能是制订规划、负责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筹集资金、招商引资,提供基础研究和培训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采用这种治理结构的有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学园等。
2、政府参与多元经营型。指政府和民间联合经营的模式,即由政府和各类民间机构共同组建的董事会、基金会或者社委会来进行园区经营。如英国的曼彻斯特科学园是由市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公司组成的董事会进行管理和经营,实行经理负责制。这种“官、学、产”共同治理的模式在发达国家较普遍采用。
3、非政府的经营型。分为赢利的企业型和非赢利的机构型两种模式。企业型指园区经营者把园区经营作为一种投资,追求园区经营利润,也称工业地产商模式;机构型是采用基金会形式治理园区,如法国科学城和英国剑桥科学园的治理模式。
成功案例
1、美国硅谷:前身是斯坦福科学园,为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工业园。硅谷建立于1951年,到1998年时,硅谷地区获得的投资已经占了美国信息技术投资的1/3以上。早在2000年,硅谷数万家高科技公司中,前150家大公司当年的销售总额就高达3000亿美元,盈利400亿美元。
2、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成立于1961年,在新加坡的崛起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战结束后,新加坡是一个工业基础落后的弹丸之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新加坡开始建立开发区。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裕廊工业区最终发展为产业多元、功能完备成熟的城市化区域,这不仅靠石化拉动和产业链补强,更多依靠复合工业区,特别是高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对居住和配套等的城市化生活需求。
3、日本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为实现“技术立国”目标而建立的日本第一科学城,也是全球典型的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的世界级国家科研中心,日本全国30%的科研机构、40%的科研人员、50%的政府科研投入都集中在筑波。同硅谷一样,筑波也是全球人才、资金、技术的高度密集之地,但其特点是政府主导,而不是市场驱动,体现在“三个集中”:国家级科研机构集中、政府投入集中、科研功能集中。
4、中国蛇口工业区:1979年蛇口工业区打响了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第一炮。1980年4月1日,经由国务院批准,香港招商局成立的蛇口工业区筹建指挥部,宣告中国第一个工业区的诞生。时任招商局副董事长袁庚带领蛇口工业区开展全面的改革探索,如企业的管理体制、分配体制、干部人事制度、住房制度、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试验,创下24项全国“第一”。这一系列改革及其复制推广,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积极推动对外开放,探索发展模式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蛇口模式”,即企业摆脱行政干预,充分发挥自主权,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规律办事,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搞活经济。如今,蛇口工业区早已完成了“杀出一条血路”的历史使命,较早地进行了自身的转型。从蛇口公社到蛇口镇,再到如今的蛇口街道,它的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前哨,也是一个缩影。
参考资料
1.王缉慈.中国产业园区现象的观察与思考[J].规划师,2011,(9):5-8
2.赵禹骅,秦智,覃柳琴等.产业园区治理结构的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4):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