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讲述
让我家住房面积大了五倍
市民赵蕊最近心里特别高兴,期盼了20多年的梦想就快实现了。再等10多天,就能拿到廉租房的钥匙了,想着这些她心里便会暖暖的,觉得浑身是劲儿。
赵蕊的家住在东丽区赵沽里,是一处房龄近30年的企业产,建筑面积只有11.75平方米,容纳三口人显得很拥挤;赵蕊的父亲因脑血栓瘫在了床上,被定为肢体二级重残,丧失了劳动力。赵蕊很小的时候就搬进了搭建的“小厨房”。
今年,赵蕊得知市内六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的重残或双残家庭,也被纳入到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保障范围。她立即开始申请,但她家的情况很特殊――现住所所在地在东丽区,但产权却属于河北区,三口人的户口又分别落于河东区的二号桥街和春华街,不解决户口认定就无法申请廉租房。于是她向有关部门讲明了自己家的特殊情况和实际困难。
经相关部门研究,她家符合低收入重残或双残家庭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条件。随后,赵蕊提出申请,核准后,她等到了摇号选房的通知。摇号的那一天,赵蕊拿到A组即残疾人家庭独单组11号,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她陪着妈妈来到了河东区金堂家园,看着小区内规整的绿化和配套,母女俩激动得差点流出泪来。一间位于二层、建筑面积56.33平方米的独单就是他们的新家,赵蕊激动地说:“新家的面积差不多是过去的5倍,每月的租金才50多元,这里交通方便,位置好,像我们家这样的房子周围可能要卖到好几十万元,要不是有民心工程,有保障房的政策,我们恐怕一辈子也住不上这样的房子。”
展望
83万户居民
将享住房保障
民心工程实施以来,天津市构建了由廉租住房、经济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等四项住房保障制度组成的分层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向41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其中,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405万平方米、33.5万套;发放租房补贴7.5万户,政府供应土地962公顷,投入各类资金229亿元。在保障范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群众受益户数等方面居全国前列。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通过优化和完善住房保障方式,整合现有保障资源,突出保障重点,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任务,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在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等方面比“十一五”进一步扩大,将使更多中低收入困难家庭更好地改善住房条件。通过“租、售、补”三种方式,构建面向不同困难层面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按照“小户型、齐功能、高质量”的要求,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年度规划。
根据已经起草的天津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未来5年,天津市将新增保障性住房40万套,比“十一五”增加20%;累计享受住房补贴的家庭14.5万户,比“十一五”增加93%。政府需投入各类资金约230亿元,供应土地约1100公顷,目前均已落实。预计到“十二五”末,连同“十一五”期间已受益的家庭,天津市将总计为83万户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届时约占全市城镇家庭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