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2 14:20:12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恩亮
奇石“迎宾”、园林绿地动辄巨石“压镇”……近年来,部分地方在城乡建设中热衷花重金“移石造景”引发关注。(8月12日《北京青年报》)
从媒体报道来看,“移石造景”已不是一城一地的个别现象,而是在不少城市甚至乡村竞相上马。“移石造景”的主谋多为地方政府,他们把这一建设项目,要么号称“生态工程”“景观工程”“民生工程”,要么与 “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园艺艺术”联系起来。于是高速公路两侧、城市绿化带内、广场、公园、景区等所谓的“窗口”区域,成为“移石造景”的集中场所。
需要指出的是,鉴于“移石造景”会导致市场另一方去河道无序取石、山中乱采滥挖,会上演“山下造山、石旁置石”,并且动用的是财政资金,这就注定它不可能是“生态工程”“景观工程”“民生工程”。同时“移石造景”多为决策者拍脑袋的产物,究竟有多少文化内涵也不好说。最后对上号的,就只有形象工程了。
一谈到形象工程,大家都不陌生, 大多的用意无非就是拿钱遮丑或装门面,制造一种虚假之“美”,并且所动用的资金也都有限。然而“移石造景”就不同了,从报道来看,中部某县2019年8月“高速连接线生态廊道景观石采购”项目,一块景观石就花费了150.6万元。另外,西安市长安区打造的“松石园”景观,建设面积只有6.3万平方米,花费资金却高达3100余万元。由此可见,如此烧钱的“移石造景”,无疑是得了形象工程“富贵病”。此病一发作,为了政绩为了面子的决策层是过瘾了,最终遭殃的却是地方财政,这无异于是另一种劳民伤财。
最后强调的是,基于石头市场“水”很深,价格标准不透明,也很难说这政府采购背后是否有利益输送、腐败现象,毕竟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因此,在笔者看来,除公园、景区可少量以景观石作为点缀,城市其它建设项目都不宜大量“移石造景”。为了遏制形象工程向“移石造景”方面转移,避免滋生新的腐败现象,国家也有必要出面发声,并通过出台相关措施,来治一治这一“富贵病”,从而刹住花重金“买石造景”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