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王凯院长演讲畅谈后疫情时代的规划选择
时间:2020-06-19 13:35:12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6月15日,在主题为“重塑韧性城市:疫情应对与发展反思”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0夏季论坛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城市化委员会委员王凯做了题为“后疫情时代的规划选择”的演讲。

    王凯表示,这次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他说:“从本次新冠疫情的突发来看,当前城市建设的短板在健康、安全和基层民生的保障上,现在讲韧性城市以技术角度比较多,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安全、健康、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是大家今后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演讲文字实录:

    王凯:主持人好,汪部长好,杨主任好,各位老师好!听了前面老师们的演讲很受启发,作为一个规划师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主要讲三方面。一是本次疫情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二是疫情的中长期影响分析,三是后疫情时代的规划选择。

    一、本次疫情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

    本次新冠疫情发生在特大城市武汉,对城市以及城市的规划建设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在疫情暴发后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影响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1 疫情应对中暴露出的城市问题

    (1)公共医疗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这次疫情突发之后,我们发现城市的公共医疗资源是不足的。单看武汉的千人医疗床位数、万人三甲医院数,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医疗设施特别是传染病医院不足,从1月20日左右至2月10日前,定点医院传染病床位承载率一直处于超饱和状态。其次,医疗设施的布局不合理,大量医院集中在中心城区。其实北京、上海、国内的大城市基本都是这样,好医院都集中在中心城区。我们一直强调15分钟生活圈,从武汉分析来看,全市定点医院15分钟步行距离内仅能覆盖40%的住宅小区,这就是比较大的问题了。刚才李院长也例举了新加坡600多万人800多家发热门诊的情况,上海差不多6000平方公里,如果比照新加坡的密度,上海应该8000家,但是现在差了很多,所以基层医疗设施不足是当前的大问题。

    (2)基层治理能力弱,水平低。社区是基层管理的核心单元,但现在民政部门谈到的社区,是管理意义上的社区,和各个地方实际生活当中的社区是不一样的。比如武汉的社区规模普遍比较大,每个社区规模7000到9000人,这么大的社区,管理起来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而上海的社区就小很多,规模是武汉的一半,所以上海在防控的方方面面做得比较好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另外,这次老旧小区疫情高发,这和老旧小区普遍设施老旧,服务不健全是有关系的。

    1.2 疫情反映出的城市潜在问题

    (1)高层高密度住房建设问题显著。一方面高层建筑的电梯是流行病传播的重要的途径,另一方面通风不畅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过去20-30年,我们建设了大量的高层高密度的住宅区,客观上造成了当前疫情防控严峻的问题。据统计,38个城市中,高层高密度居住区(18层或60米及以上,容积率3.5及以上)用地面积占建成区居住用地面积的比例超过10%的城市有14个,郑州、武汉、西安、福州、南宁、厦门、北京等尤为突出,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前面有老师谈到,大家还是喜欢住得低一点,开敞空间多一点,这其实是普遍的共识。

    (2)大规模旧改忽视健康问题多。我们在过去的旧改当中,不太重视老旧小区改造里面的健康问题。比如建筑成套率低,这次大家封闭了几个月后,突然发现成套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如果没有配套的客厅、卫生间和厨房的话,这几个月是没有办法生活的,所以成套率成为下一步旧改里非常重要的内容。另外在旧区改造中,健康设施、体育休闲设施普遍缺乏,和新区建设形成鲜明对比。

    (3)城市各级健康空间缺失。小区封闭之后,因为不上班了,很多人的出行范围大大降低,忽然发现小区的公共空间非常重要。很多高密度的住区里尤其感觉缺空地,小区周边也没有像样的公园,老人和儿童没有地方去,这是我们在疫情暴发后发现的一些居住空间上的问题。根据一些研究发现,在15分钟生活圈范围内,公园绿地、绿化水平、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对居民的就医行为存在着实质性的影响。特别是公园绿地和单元绿化水平这两项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其与公共健康水平存在内在的联系。

    总之,从本次新冠疫情的突发来看,当前城市建设的短板在健康、安全和基层民生的保障上,现在讲韧性城市以技术角度比较多,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安全、健康、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是大家今后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疫情的中长期影响分析

    这次疫情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对城镇化的中长期发展以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城市经济的角度来讲,最大的影响是城市动力的更替问题,城市建设管理的角度来讲,就是补短板问题,一是补原来的不足,比如基层医疗方面,二是前面汪部长提到的,通过新基建更新我们的既有设施,提高我们的能力。

    2.1城市动力的更替方面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特征是外向型,我们通过出口加工,参与全球化竞争,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次新冠疫情突发改变了既有的自由全球化格局,进入了所谓的后全球化时代,这一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对我们城市发展的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后全球化,我个人感觉过去四十年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发展动力在目前这种大的背景下,确实存在新旧动能的转换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全球范围内疫情下的制造业-服务业出口不平衡模式进一步加剧,供应链体系面临相当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的稀缺性、战略性更为显性。

    当然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分析,过去我们是全球循环的这种资源、生产、产品,在新的时代可能要回到一定地域范围里的这种循环,而不是过去简单的全球的大循环。

    (1)构建内需驱动与面向出口相结合的城市经济体系。2000年前后,我们在做城市战略咨询的时候经常提到城市发展动力问题,经常指出地方城市最大的不足就是外向型经济的依存度不够,希望推动城市经济的外向型发展。现在回头来看,任何事情都要两面看,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内需驱动和面向出口要结合起来。这些年来,我们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越发成为内需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500万规模以上城市的GDP占全国的28.5%,消费占全国的27.5%,进出口占到全国的67.5%,R&D比重占全国的44.6%,这些都是内需的重要动力。

    (2)贯彻绿色、韧性、健康理念,通过新基建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规划界已经在讨论城市转型的问题了,这次疫情爆发,把前些年我们倡导的绿色、韧性、健康等理念在城市中的应用提到了应用层面,不管是海绵城市、生态绿格、景观林地这样一些韧性、绿色设施建设,还是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智能化等信息技术的应用,都为城市的发展质量提高创造了新的条件。

    (3)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新时期的国家空间格局。过去我们是面向太平洋,讲的比较多的是环太平洋经济的发展,所以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快,现在我们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双向开放,“一带一路”沿线的城市、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我觉得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的城市有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它的发展能力建设、人口规模、现代化设施配备都需要我们提前做大量的工作。

    2.2 城市建设补短板方面

    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面临的新挑战从宏观经济来说是要实现脱贫、小康及两个百年中国梦,从城市发展目标来说是要弥补之前缺少的“以人为本”服务体系。前面提到的医疗、公共服务甚至公共空间活动的绿地都是不足的,还有就是基层治理,我们的社区规模,社区的配套设施都有不少短板。有些细节大家在小区封闭期间都体会到了,比如买菜不方便了,快递进不了小区,甚至于理发也没地方去了等等,这都是我们在基层服务和治理的一些短板。

    (1)城市基层服务补短板。建立健全涵盖公共卫生、公共服务的设施服务体系,在城市功能区层面,切实提高主要公共设施的服务覆盖率、服务水平。

    基层单元层面,以“完整居住社区”为基本单元,构筑“一老一小”的活动范围完善近距离的社区服务,涵盖文化、教育、医疗、体育、养老、商业六类基本服务设施。另外,建立安全、健康的韧性设施体系,应对突发疫情事件和其它公共安全事件,加强信息化服务、交通应急管控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2)基层治理的补漏洞。加强基层社区治理是一个大事情,这要求我们把城市建设的重心下移,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包括前面提到的公共空间建设,现在公共空间已经是一个健康的概念了,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后疫情时代的规划选择

    综上所述,后疫情时代的规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前些年我们经济大发展的时候,规划工作重点是大量的新区新城建设,这是缘于前些年我们利用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竞争,大量建设开发区所致,在此基础上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结构不断调整等等。

    后疫情时代规划工作有变化了,这个变化就是怎样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前面谈到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我们也在分析到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大概75-80%,之后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未来15年的发展的时间里,城市发展的增量已经十分有限,而人居环境品质的提高,为老百姓提供健康、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会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总的来说,加强人居环境的建设,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未来规划工作的重点。具体来说:

    (1)规划的关注点会从宏观转向微观。最近几年,很多城市在微观层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上海制定了《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上海街道设计导则》,甚至一些很小的细节,如《城市家具导则》等等。

    (2)做“接地气”的规划。开展微更新,提高社区的服务品质和增强服务设施,更多地做一些渐进的改进工作。包括前面我谈到的社区养老、停车、便利店、小绿地这样一些事情。

    (3)做“接人气”的规划。国内一些城市已经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我觉得也要提出“老人友好型城市”,照顾好老人和儿童,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另外在规划的工作方法上要注重多方面的协调,特别是街道、社区、居民、驻地企业方方面面,真正实现共同缔造。

    (4)做“接智气”的规划。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我们通过大数据能够准确把握人的出行、人的密度和人的需求,智慧化能够促进规划工作的高质量。过去我们的规划宏观偏多,现在要和具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这样既和转型发展结合起来,也能和规划的实施结合起来。

    总之,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国家的经济社会到了一个转型的时期,结构性的矛盾日益显现,新冠疫情的突发把过去四十年中建设的一些不足和短板暴露比较充分,城市规划转型是必然的。本次疫情也暴露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不确定性在增加。但是我们只要要坚持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城市发展走一条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规划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城市的未来会国家美好。我就做这么一个不成熟的发言,供大家参考,谢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