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开放早市地摊,消息一披露,令因疫情惨淡经营的人欢欣鼓舞。原本亏损倒闭的个体户还有因疫情失业的待业人员跃跃欲试,很多人都开始琢磨摆个地摊卖点什么东西补贴家用。作为郑州“第一大夜市”健康路,便成为小生意人眼中的捞金宝地。最近有网友在健康路实地探访摆摊的实际费用,真实价格让人意想不到,更有网友直呼“坐地起价”。据该区域综合管理人员称,一开始健康路招商的时候一个摊位每月20元的摊位费,如今摊位费一个月800元。(6月1日网易河南)
经实地咨询,现在一个摊位费已经达到了一个月2000元—3000元不等。本来一个月20元的摊位费飙涨到了2000元到3000元,短期内涨幅高达十几倍,这大大增加了摊贩的租赁成本。
摊位费短期内猛涨,与政策利好不无关系。近日,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此前成都、杭州、许昌等地,为了促进消费,尽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也推出了允许临时小摊贩占道经营的措施。政策利好“地摊经济”,摊位自然水涨船高,这也符合市场规律。
但摊位费短期内猛涨十几倍,却并不正常。城市对摆摊设点更加宽容,是出于刺激消费、利于民生的目的,摊位费猛涨,却会增加摊贩成本,不利于“地摊经济”的发展,这就可能消解政策善意,走向善政的反面。
而且摊位费畸高的背后,很可能存在租赁方“坐地起价”、“炒作”摊位费的现象。如有网友称,有投机者先以低价租下摊位,再以高价转租给商户。投机者扰乱市场秩序,阻碍“地摊经济”发展,也成了经济民生发展的“敌人”。对此也需要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整治市场乱象,促进“地摊经济”良性发展。
不将占道经营等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对“地摊经济”由严禁变为支持,是为了保障民生需求,为了释放消费潜力。不能让畸高的摊位费等乱象成了发展“地摊经济”的“副产品”,成了阻碍“地摊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对待“地摊经济”不能陷入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对此,需监管部门加强对“地摊经济”的引导与规范。比如要留给摊贩们合理的经营位置,给流动摊贩划分合理的经营区域,同时,城市建设也要能科学规划,为“地摊经济”、民众休闲娱乐场等要能预留位置。对于“趁火打劫”的投机分子,也要加大惩治力度。管理、治理能够做到善始善终、负责到底,这样才能避免城市治理、社会治理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