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9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揭晓
时间:2020-01-03 09:20:04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顾晴 

d1f37f9a4a392053ef6e2088f1abe169.jpg

       城市化网讯(顾晴  报道)在第十一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颁奖典礼上,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兼副秘书长刘首文,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会主席赖文鑫,为“2019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颁发了奖牌。

      “2019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获奖者既有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教授和科研人员,也有成功的企业家,以及为社区自治做出贡献的社区居民。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用汇溪成海、聚沙成漠的坚守为中国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胡跃高:农业安全的守护人

  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态与农作学系教授。多年来,他在农作物栽培耕作技术研究、防治荒漠化工程、全域有机农业建设、农业安全工程研究、第六次产业革命、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研究积累并作出一定的贡献。

       1982年以来,胡跃高一直从事有关饲草品种筛选、栽培生产、加工、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生产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中农牧结合工程专题或子专题,是国家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青刈黑麦、紫花苜蓿高产优质产业化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2000-2002)首席专家,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10-2015),“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16-2020)。

       2000年以来,他从事与防治荒漠化工程有关的研究工作,于2006年、2009年、2014年三次主持召开“国际防治荒漠化科学技术大会”,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五年来,他先后主持科研项目6项,其中包括“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内蒙古、宁夏、新疆荒漠化状况与原因研究”的荒漠化项目,为当地防治荒漠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胡跃高还非常关注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在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研究、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具有深入研究和积累。

       他出版的书籍11册,其中包括主编《第六次产业革命》、《认识荒漠化—内蒙古、宁夏、新疆荒漠化实况》、《防治荒漠化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三届防治荒漠老化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EI 20余篇。他曾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湖南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韩西丽:营造高质量城市室外空间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步入了城市更新的阶段。作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韩西丽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城市户外空间与儿童健康、可持续城市设计、城市感知及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面。韩西丽认为,高质量的城市室外空间是实现城市更新的基础,无论是建筑、广场、道路还是水景、公共艺术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于一位从事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专业人员来说,工作期间主持的课题和项目以及获得的奖项是对其工作成绩最好的肯定和评价。韩西丽主持过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城市邻里空间特征对儿童感知及户外体力活动的作用机制4100108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城市空间过滤渗透性对儿童非机动通勤的影响强度与机制研究41471119”;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其它纵向及横向课题共40余项。

       期间,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城市感知——城市场所中隐藏的维度》等著作6部,参与撰写及译著6部;参加国际会议及国际设计研讨17次;负责主办国际研讨会1次;指导硕士研究生共52名;曾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5成就奖”、国家环境保护局“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6个奖项。

       工作之余,作为欧洲景观设计学教育联盟(ECLAS)会员,自2009年以来,韩西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景观网络教育及学术交流平台中,及时地将国际教育新理念和方法引入国内。作为瑞典隆德大学可持续城市研究室(SUDes Urban Lab, Lund University Experts AB)成员,韩西丽每年通过多次与隆德大学交流合作,及时将景观设计实践的前言知识引入国内。

       同时,作为甘肃省兰州新区智库专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顾问,她积极参与多项城市建设项目的评估工作,并承担了《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学报》、《东北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中文核心期刊以及《Landsc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景观设计》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王震:一手资料破解城市化亟需解决的社会矛盾

       王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作为经济学博士,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他的研究方向向着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照料、公共治理等社会矛盾集中的领域延伸。

       由于在城市化方面的深入研究、独特见解,王震承担着多项研究课题,包括社科基金项目、社科院重大课题,以及深改办、国务院领导委托课题,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部委委托课题,广东省政府、北京市医改办、青岛市、赣州市等地方政府委托课题,内容涉及城镇化与人口流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长期照护、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等。在完成一项项课题的过程中,他坚持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掌握实情,结合自己的研究,以一手资料找到问题的根源、破解问题的办法,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他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劳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医疗保险》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撰写及编著9本,其中参与执笔的《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选择》一书获第16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雷刚:新型城镇化的推动者

  雷刚是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所长、研究员,2010年来,他参与完成了山东省政府重大调研课题2项,主持完成政策研究课题19项,主持编写省及相关市发展研究报告46项,出版专著2项。他在市民化方面所做的规划成果,被全国50人论坛受邀宣讲。

       雷刚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积参与城市化,为城市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一、政策规划研究。参与完成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蹲点调研(2016年度山东省委常委重大调研课题)、全省美丽村居建设省内外调研(2018年度山东省政府重点调研课题)、住建领域新旧动能转换重大调研课题等,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城镇化地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导则》等政策文件,主持完成全省和德州、聊城等市的人口市民化规划、全省城中村改造规划、临日都市区发展规划、莒县招贤镇五个村庄乡村振兴规划,以及全省住建事业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等,为山东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2016-2018年,每月主持编印《山东新型城镇化》(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内参),为省、市、县和小城镇党委政府实施城镇化战略提供参考。

       二、城镇化监测评价。自2005年起承担全省城镇化统计监测评价工作,主持研发了全省城镇化数据监测共享平台、莱芜人口市民化监测平台,研究起草了《城镇化数据监测共享报表制度》,平台设计理念、共享制度设计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自2006年起连续编写出版《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累计正式出版14册),主持完成了济南、青岛、威海、莱芜、日照等市城镇化发展报告,在省内外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影响力。

       三、第三方监测核查。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主持完成2014—2017年度卫星遥感辅助城乡规划督察,对全省所有市县总体规划和3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规划实施遥感监测市县全覆盖。

       四、出版专著。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专著《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价》、《绿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雷刚在工作中的贡献让他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东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人社厅、山东省住建厅记三等功一次,山东省住建厅授予山东建设系统劳动模范,荣获省直机关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陈才雄:城市化建设的实干家

  陈才雄是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是阳柳(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北京元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海南三亚天宝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广东省汕头市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他还同时拥有香港中国商会创会会长、北京潮商会会长、北京潮商青委会主席、北京京潮公益基金会主席等多个头衔。

       上世纪80年代,陈才雄把握改革开放的契机,投身创业,最初主要经营包装、印刷、建筑材料和进出口业务,1996年他的企业发展成为一家集团公司,并成立党支部、工会等组织,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进入21世纪,他带领集团公司进军房地产开发,踏上了转型升级、壮大发展的新征程。集团下辖若干项目公司和建筑企业,主要业务分布北京、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为当地的城市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阳柳集团已成为集土地一级开发、住宅和商业地产开发、棚户区改造、城市综合体建设、旅游养生开发、农业观光、医疗保健、高新技术以及文化产业投资、教育投资的多元化现代民营企业集团,拥有规划设计、策划运营、商业管理运营、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资产评估、法务咨询、物业管理等专业人才。“先进科技民营企业”、“质量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被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房地产商会聘为“理事会员单位”,连续二十二年被国家、省、市各级工商管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多年来公司赢得的荣誉是对陈才雄最好的褒奖。

       在发展实业的同时,陈才雄一如既往地无私支持社会建设,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个人出资1000万元设立“北京京潮公益基金会”,用于在京潮汕四市学子的奖学助学;首期捐赠1亿元建设“汕头市陈桂森中学”。在扶贫济困、兴教助学、赈灾救援、修桥造路等方面,累计捐款2亿多元。他的善举得到了各方的赞赏,先后被授予“汕头市荣誉市民”、“汕头市慈善楷模”等荣誉称号。

       陈生:将猪肉卖出北大水平

       从2007年壹号土猪在广州高调面市,到“十万年薪招研究生养猪卖肉”;从创办中国第一所屠夫学校,到直言“养猪卖肉比互联网创业更靠谱,是值得托付一生的行业”;从宣布要“将猪肉卖出北大水平”,到建议北大开设屠夫专业,十余年来,陈生开创的壹号土猪品牌已成长为行业领军品牌,成功入驻全国30多座城市,开设专卖店近2000多家,所到之处倍受消费者青睐,成为食品行业的一面旗帜!

       在陈生的带领下,2017年壹号食品正式进军蛋鸡行业,以自建蛋鸡养殖场与收购、租赁蛋鸡养殖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模化发展,截止目前,已在国内拥有养殖基地7个,养殖产能已跃居全国前列。其中位于山东德州的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800多亩。公司预计2年内土鸡、蛋鸡存栏量达1200万羽。

       2018年,陈生又盯上了肉牛领域,于澳洲收购12万亩优质牧场,启动“冲天壹号”牛肉品牌养殖基地的运营。同时,在河北与广东开建大型肉牛养殖基地,预计未来5年,公司将养殖肉牛50万头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牛养殖企业。

       为了顺应年轻人的购买习惯,打通生鲜最后500米,陈生再度创业,积极布局新零售,全面进入社区生鲜领域打造“肉联帮”生鲜品牌。“肉好吃菜便宜”,肉联帮门店以土猪肉、土鸡肉、土鸡蛋、牛肉等高端肉类产品为核心,结合蔬菜、水果及其他肉菜产品等综合生鲜产品供应体系打造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综合生鲜运营商。

       陈生秉承“已所不吃,勿荐于人”的理念,始终坚持生产健康安全的农副产品。2019年12月,旗下生鲜品牌“肉联帮”揭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指定销售点, 作为被授牌企业代表,陈生表示:“大湾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也是消费力最强的城市群,这里对优质食品的需求也将是巨大的,我们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契机,服务好广州菜篮子、大湾区菜篮子。”

       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陈生热心公益事业,造福桑梓不遗余力。2010年向广东省团委组建的广东省青年农民协会捐款100万元,2011年个人出资向家乡人民医院捐献500万元,2012年向遂溪县教育局捐款200万元,2015年向雷州茅草房改造项目捐款6万元, 2016年向遂溪孔庙重建项目捐款109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为先富帮未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给城乡共同富裕做些有益的探索,助力乡村振兴,陈生在自己的家乡——省级贫困村官湖村建立“天地壹号、壹号食品公司城乡共富实验基地”,通过全产业链的养殖经营模式,为村养殖户带来稳定的收入。

       陈风、张阳、周小琼、张周韵:无车日营造更好的街道、更好的城市

  蛇口社区无车日是全国首个以环境、健康和社区自治为主题,完全由社区居民自发发起、真正实现道路无车的社区活动!活动发起人——陈风、张阳、周小琼、张周韵是蛇口社区的居民,她们对自己居住的社区有着深厚的情感,尽管她们没有社会活动策划经验,但人人都自愿为社区活动贡献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她们希望以居民自发的力量,改变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病”——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噪音、雾霾、尾气、拥堵、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促进国际化、可持续城市社区的发展。

       蛇口社区无车日已经连续4年成功举办,通过倡导低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通过嘉年华巡游、创意市集、亲子社区游艺、都市野餐、街头小论坛、重磅创意活动等6大板块,来自教育、环保、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近80个社团组织自行决定展示的活动形式,与社区居民交流、分享,充分体现了蛇口社区居民自治带来的活力和良好秩序。这样一个对各年龄友好、形式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让来自蛇口社区的居民、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度社区欢乐盛会,既增加了邻里的互动,促进了社区的凝聚力,也在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少开一天车”的环保理念和行动中来,并得到了各级政府机构的认可。目前,这一民间自发的社区活动已与政府达成合作社区共建计划,通过引进专业社区营造机构,指导社区营造工作的开展。无车日活动的开展还吸引了深圳其它社区及周边城市的社会组织前来交流学习、探讨如何深化活动成果,将“绿色低碳,深圳未来”理念延伸到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常态化的活动。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市民凝聚的最佳尺度。从社区出发,让绿色出行的理念在市民中生根发芽,陈风、张阳、周小琼、张周韵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让无车日成为社区居民一场关于绿色出行的聚会,更成为一场社区居民对于未来生活的畅想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