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年春耕新时尚
时间:2011-06-20 14:18:49 

她们是自带工具给别人翻田耕地,赚取劳务费的“田间临时工”

  农民备耕做好三门“功课”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又是一年春来到,眼下,博乐市农民已投入到紧张的春耕备耕当中。记者在博乐市乡村发现,现在农民春耕备耕之前有三门必做的“功课”:上网摸清种什么,问问专家怎样种,学习技术忙充电。

  今年,博乐市农民在备耕前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上网搞起了“调研”。在经历去年棉花价格疯涨后,更多农民开始在网上查询找信息,寻商机,查看市场动向和价格趋势。他们通过不同时期的农产品价格波动,预测作物价格走向,最终确定今年的种植计划。

  康传杰是小营盘镇博格其各尔莫墩村的种植大户,他还是中国农产品网的常客。他说:“我天天在网上关注小麦的政策和价格。今年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再加上内地有些地方冬小麦旱情严重,我觉得今年种小麦挣头特别大。如果,我能再落实好冬菜的订单,我打算小麦收了再种上一批冬菜,那我的收入就相当可观了。”

  开春之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科技开发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文磊的手机可是快接“爆”了,给他打电话的人大都是他服务过的农民,向他询问作物品种特点和测土配方的事。作为一直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员,他见证了博乐市农民科技种田意识的不断强化。李文磊拿农民购买肥料的事打了一个比方:“以前农民买肥料只是估算着买肥料,有了测土配方后农民就根据地力缺什么就买什么肥料。”达勒特镇呼热布湖西村农民王海军在备耕前都会给李文磊打电话,请专家开出“高产方子”后“照单抓药”。

  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文化活动室内座无虚席,大家正在仔细聆听市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员讲大棚西红柿定植管理技术。像这样的专题培训课,决肯村的村民已经上了五六次。

  早在春节前,博乐市各级农技人员就深入各个村(队),积极开展“送科技套餐”进农家活动,把一些效益好、见效快的关键技术和推广的新农资、新技能送到家门口,在备耕前专门派出工作人员下乡入村,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农资,深受当地农民欢迎。目前,全市涉农部门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场,培训人员5万多人次。(据新疆日报2011年3月21报道

  “低碳”成为今年春耕新时尚

  时下,春耕在即,昔日不为看好的农家肥成为今年广昌县广大农户们争抢的“香饽饽”,低碳春耕在这个县正越来越风行。目前,这个县已有逾10万亩农田吃上了低碳“营养餐”。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广昌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低碳农业,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着力推广 “低碳施肥”方式,主打“低碳春耕”牌。农家肥具有成本低、肥效长、可提高土壤活力和供肥能力等优点,与化肥配合使用互补性好,可达到改良土壤、降低成本、提高肥效、作物增产的目的,种出的蔬菜水果等产品品质优,售价高。因而农家肥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群众的青睐。头陂镇塘下村大棚蔬菜种植户黄全利已连续多年施用鸭粪,所产的辣椒、白菜、茄子、冬瓜等蔬菜经有关部门检测均达到绿色标准,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如今,他已和镇里的富发苗鸭孵化合作社建立鸭粪长期订购关系。旴江镇果业大户饶俊林混合施用化肥和猪粪,种出来的蜜橘皮质光滑,味道甘甜,果未下山,便有“媒人”上门提前订“婚”。为推动低碳施肥技术进村入户,今年开春以来,广昌县各涉农部门已举办各类技术讲座28期,深入田间地头巡回指导 1500多人次,发放技术手册和科技明白纸12000余份(张)。(据中广网广昌2011年3月22日消息

  田间临时工“淘金”忙

  “从上个月25号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休息过,预定的活路也要做到这个月月底。”3月17日,正在用微耕机为“雇主”耕地的宜宾县双龙镇双龙村柏杨组村民吴世怀告诉记者。

  春耕时节,在双龙镇的田间地里,到处活跃着一个个像吴世怀这样自带工具给别人翻田耕地,赚取劳务费的“田间临时工”。他们根据农活的不同种类,按照劳动时间的长短或耕作面积的多少计取报酬。“一般1小时能耕旱地0.5亩,水田1.5亩,每小时收费35元。除去柴油等费用,每小时的纯利润大约有30元,一天收入150至200元不等,每年春耕能挣3000元以上。”吴世怀说,他们多数时候都在本村或者临近的一些村帮别家做活路,这样一来,搬运机器方便些,也用不着主人家管吃住。

  雇主黄清贵大爷告诉记者,他家一共9亩田地,由于自己的2个儿子和儿媳全部都在浙江打工,家中就只剩下爷孙3个人,每年都要请人翻田和耕地。“一台上千的耕地机一年也就只耕那么一点地,而且还要自己买柴油操作和管理维修。他们(田间临时工)都是实打实的庄稼汉、‘老把式’,做工精细,手脚利索,从耕地到播种,我们什么都不管,9亩田地全部算下来也就400多元,按照现在这个物价,划得来。”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加之农村的喂养耕牛越来越少,每年春耕等农忙时节一些留守家庭往往会出现“地多人少、缺少劳动力”等现象,“田间临时工” 就成了缺少劳动力家庭欢迎的“农村钟点工”,十分走俏。

  据了解,像吴世怀这样的“田间临时工”,在双龙镇31个农村村中几乎每个村都有2—3名,他们在满足别人劳动需要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据宜宾新闻网2011年3月17日报道

  你在外挣钱我代你耕田 仁寿2万农民当“田保姆”

  3月16日,仁寿县促进乡石板村村民王尊民把自家的3亩多责任地委托给同村的种田能手万兴文,双方还在村干部的主持下签订了相关协议。“有了田保姆,春不愁种,秋不愁收,更不怕土地撂荒,外出务工也省心了。”签完协议,王尊民高兴地说。

  像这样给耕地请“保姆”,然后自己安心外出务工或者经商的农户在仁寿县农村已成时尚。如今,“你在外面挣钱,我来代你耕田”的新型有偿代管土地的方式,正在仁寿农村悄然兴起;这些以有偿方式为别人照料农田的种田能手和土专家被当地群众亲切地叫做“田保姆”。据初步统计,仁寿县已有2万多位农民像万兴文一样当起了兼职“田保姆”。

  这些“田保姆”大都是当地的种田专业户和种田大户,他们不但有自己的承包地,而且还承包了一些缺劳户、外出户的田地来耕种。王尊民一家有5口人,夫妻俩常年在外务工,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对土地只得粗放耕种,部分远点的土地只好撂荒。为了不让田地荒弃,针对他家的实际,在村干部的撮合下,他将自家的责任地全部委托给了本组的种田专业户,每年每亩净收100公斤稻谷,而“田保姆”也有赚头。该县藕塘乡党委政府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田所”,搭起了“托田户”与“田保姆”之间的纽带,目前,全乡420多户外出户、缺劳户的1100多亩粗放耕种地和撂荒地今年都有了“田保姆”。

  在成都经商的慈航镇白龙村的充满梅建军,高兴地说:“多亏有了‘田保姆’帮我管理土地,不但没有让我家的土地撂荒,而我在外面经商心里也踏实多了,再也不用为地里的活经常往回跑了。”

  仁寿县“田保姆”的悄然出现,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因大量劳动力外出而造成的土地撂荒的问题,还为有劳力有技术的农户、大户提供了用武之地。过去送给别人都不愿种的土地,现在给钱争着种了。

  目前,这种以劳务费为目的、以托管的形式从事田间管理的“田保姆”逐渐在仁寿农村走俏起来。“田保姆”的出现极大缓解了农民外出务工与农田管理之间的矛盾,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据仁寿县电视台报道

  不种地盼拆迁折射隐忧

  “快拆吧,拆迁了就好了。不指望靠拆迁一夜暴富,也不会漫天要价。拆迁款能把欠债还上,购房贷款能还清就行。”这是南京郊区农民王后珍的一段话。春节期间,相关媒体报道称,南京郊区农民不想种地盼拆迁致富。

  拆迁,是近年来的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直以来,由于拆迁者的政府和被拆迁户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补偿标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这场博弈中,被拆迁户的利益在没得到满足时,必然不愿意配合拆迁行动。而南京郊区农民王后珍,显然是一个不多的例子。

  农民王后珍为何那么盼望拆迁?相关报道称,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种田太不划算。因为一亩田如果种水稻,一年产量1000斤左右,收益最多二三百元。和打工赚钱比起来,种地吃力不讨好。所以,农民不愿意种地,更愿意打工赚钱买米吃。当然,对王后珍来说,更现实的是,可以通过被拆迁,把购房欠债还上。

  作为被拆迁户,王后珍盼望着早日被拆迁,这是个特例。但对不愿种地的农民来说,王后珍也许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代表。

  这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种粮成本高,收益少,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多为老弱病残者,劳动力也成问题。调查发现,现在农民就算种地,更多的人选择种植收入更高的经济作物,至于粮食的种植,能做到自给就行了。多种因素迭加,农民种粮很难有更高的积极性。

  早在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所作的报告《谁来养活中国》就提出,中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粮食供给紧张的问题,震动了中国和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布朗在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农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成为现实。如果不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将可能在粮食安全上留下巨大隐患,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